立秋后燥邪易伤人 宜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莲藕、银耳、梨、芝麻、蜂蜜等

  立秋至,秋季始

  此时万物成熟收获

  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

  阳气则由“长”转“收”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沈军中药师提醒,立秋还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盛夏余热未消,“秋老虎”肆虐,此时养生既要注意继续防暑,还要养肺润燥。民间还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但一不小心容易伤身!

  立秋后燥邪易伤人

  宜养阴润肺

  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饮食宜养阴清淡,滋润多汁,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大白菜、冬瓜、黄瓜等,肉类可食鸭肉、青鱼等。

  宜吃一些酸味食品以收敛肺气,如苹果、山楂、石榴、葡萄、柠檬、猕猴桃等。

  宜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莲藕、银耳、梨、芝麻、蜂蜜等。

  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啃秋”防秋燥

  切勿贪凉

  立秋节气,很多地方有“啃秋”的习俗,指在入秋的这一天吃西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以防秋燥。

  但要注意,这个时候,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贪凉反而容易引发或加重胃肠道疾病。

  所以,“啃秋”时不能再像夏季那样贪吃冰西瓜了。

  立秋后别乱“贴膘”

  小心养生变伤身

  俗语云:“苦夏三分虚,立秋贴秋膘。”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过分进补,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

  而且江南地区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更容易诱发各类疾病,得不偿失。

  供稿: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来源:健康杭州

    购买蜂蜜请加微信youyoume2008咨询,每年只在春分、端午和中秋国庆前后取蜜

    也可用微信扫一扫上图的二维码,或手机保存上图到相册,然后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