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经典书架——《老子》郭店楚简本

    《老子》郭店楚简本介绍 《老子》郭店楚简本原文译文 《老子》各版本简评
    《老子》通行本全文全译 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老子》版本大全

      ◎ 《老子》郭店楚简本介绍

        《老子》郭店楚简本,出自郭店楚墓的出土竹简。这些竹简于1993年在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据考古专家考证,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大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墓的主人身份不明。由于该墓曾被盗窃,竹简出土时已散乱、残损,故无法完全恢复简册原状。经专家整理,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形制各异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上,被认为是《老子》五千言的三种节录本。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次序和文字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郭店楚简本现存2046字,约为通行本的2/5,是迄今为止所知的年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

        《老子》郭店楚简本三卷,其中甲乙两卷基本可认为是《老子》原作的一部分。而丙卷《太一》则似偏重修身之法,应为别人问道于老子的记录心得。

          ◎ 《老子》郭店楚简本原文译文【回目录

            甲本1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帛书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为政者)弃绝智谋算计和严苛法度/巧言令色,人民就会得到许多的利益;弃绝投机取巧和功利之心,盗贼就会消亡不存;弃绝虚伪做作和狡诈多变,人民就会复归于孩童般真实。仅仅以这三个方面作为规定条文还不够,还要经常耳提面命,经常叮嘱(自己):审察自己的本质(不要有上述的算计、巧智、虚伪、利益之思),保持内心的质朴;减少自己的私心,降低内心的欲望。

              [编者注:译文不通之处很多,将就用,自行理解参悟,故海抽出时间,再全部重译。]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帛书老子第二十九章]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让百川峡谷所归附,是因为它能屈于百谷之下,所以才得以成为百谷之王。当君王带领百姓时,把自己的利益安排在民众的后面;君王指挥百姓时,对民众说话要谦卑。这样圣人指挥民众的时候,他们就像很轻的东西(,让他们去那里他们就前往哪里);圣人带领百姓的时候,百姓就不会恐惧不安(觉得圣人分走了他们的利益)。天下的人都乐意听从指挥前进而不会多言。因为圣人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比得过他。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帛书老子第九章]

                      【译文】:没有比过度的欲望更重的惩罚,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危险的灾难,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患。知道适可而止才能达到满足,达到满足就能永远充足了。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帛书老子第七十四章]

                          【译文】:以大道辅佐君主(统治)的人,并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 善于此大道的人追求的是那个结果层面的达成,而不是停留在手段层面的逞强。 取得成果了也不要自夸,取得成果了也不要自骄,取得成果了也不要自大,这就是取得成果却看不出势强。这样行事才是完美的。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志,是以为之颂。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呈。

                            [帛书老子第五十九章]

                              【译文】:更为久远的那些时代,善于为官的士人,一定不是高不可攀(溺玄达深)、不可效仿(不可志)的样子(,是可以学习)。所以,我要把他们描述一下(颂)。 (士)慎重的时候,如同冬天走在结冰的河面般的小心翼翼。(士)谋划的时候,把周围城邦的来犯都考虑进去。(士)庄重的时候,如同作客那样保持严肃、恭敬、拘谨。(士)也有散漫的时候,如同冰消雪融、衣冠松散、无拘无束。(士)内敛守心的时候如同一段原木,纯真质朴。(士)行动的时候,好的手段与坏的手段一起并用,不分善恶。 谁能用平定的方法管理浑浊的世间?(善为士者可以,他们)慢慢地让社会清明。谁能懂得培育的方法耕耘贫瘠的土地?(善为士者可以,他们)慢慢地让天下生机勃勃。 (善为士者)保有的方法是不追求尽善尽美,只要做到妥善、妥当、恰到好处就行。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帛书老子第二十七章]

                                  【译文】:积极主动地干预事物的发展,反而容易招致失败;过度执着于身外的财货权利,反而容易失去它。所以,圣人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做事,就不存在达不到目的失败;圣人不执着于身外的、暂时性的利益,在内心里、长期上反而不会失去应得的利益。治理政事的规律是:自始至终紧盯着目标不松懈、不轻心,遵循这样的要求不会招致失败的事情了。 圣人追求的是无欲无求的清净状态,所以不看重人们稀罕的难得的财货;圣人请教的是人们不曾被教授的知识(即“道”),用“道”的规律让众人回到无过错、无祸乱的状态。所以圣人能够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但是圣人不能有所作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帛书老子第八十一章]

                                      【译文】:道永远不刻意,不造不设,顺应自然。侯王若能遵守着道的规律,万物就会各顺己性,自生自长。在万物生长繁衍的过程中,难免兴起欲念邪心,(在坏事产生之前,)侯王就用玄默无为、质朴无华来端正事态。万物被端正后也将明白“道”的无为,依据清静的心态获得满足,天下自然会安定。

                                        为亡为,事亡事,未亡未。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

                                        [帛书老子第二十六章]

                                          【译文】:圣人的作为要顺应自然,辅佐君王要以不滋事的方法,善为士者不追求尽善尽美只要做到恰到好处就行。大的事物可以将它化解变小来处理,(但因此)把小事情看得太过容易势必耗费更多的心力。所以圣人对待小的事情如同做很难的事情,这样做事至始至终就不会困难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帛书老子第四十六章]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已经有丑陋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天下人中已经有不善的存在。有和无互相转化,恭敬和轻视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呼应,前和后互相跟随。所以圣人心怀自然无为的状态对待世事,施行以身作则的教化。(圣人)不为万物创始听任万物自然兴起,(圣人)辅佐万物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圣人)成就万物但功成业就却不居功自傲。正由于不居功,因此也就不会失去功劳。

                                                道恒亡名,朴、唯、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帛书老子第七十六章]

                                                  【译文】:道始终是无名无状难以指示,(它)质朴、唯一、微小,(但是)天地都不敢支配它,王侯如果能够遵守“道”的规律治理天下,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天地阴阳之气结合,就会降下甘露,没有人指使就能自然均匀分布。安邦定国就要建立相关体制,确定各种名目。制度既然有了,也就明白了各种制约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不必再继续增加更多的约束。(圣人)如果学习“道”对天下的作用,天下就好像山川河谷都流归江海一样归于圣人。

                                                    甲本2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夺穆,独立不亥(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域(国)中又(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老子第六十九章]

                                                      【译文】:有一团东西混杂堆砌,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朴实无华,独立长存无欠缺,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称之为“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循环往复。天大(如此运行)、地大(如此运行)、道大(如此运行)、圣人也大(如此运行)。宇宙间有四大运行稳定的因素,圣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与(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帛书老子第四十九章]

                                                          【译文】:天地之间,难道不正像风箱和吹乐一样吗?(它如同风箱)中间空虚但是只要鼓动,风就不枯竭;(它如同短笛)中间空洞但是只要吹奏,声响就不断涌出。

                                                            甲本3组

                                                            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圆),各复其堇(根)

                                                            [帛书老子第六十章]

                                                              【译文】:到达了虚的状态,(人的精神)就进入了永恒之中;意守内在,(人的品质)就质朴厚实。万物一齐兴作,安坐以静观天地自然的循环往复之道。(悟到)天道周而复始,万物生灭不息最终各自回归其本原。

                                                                甲本4组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剪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帛书老子第二十七章]

                                                                  【译文】:当事情处于安定状态的时候,我们容易把持局面。当事情尚未有征兆的时候,我们容易谋划发展。政务的结构若是松脆,我们容易将它拆分消解。政务的事项若是细微,我们容易贯彻执行。处理事务要在它还没有形成之前进行,整治政务要在它还没有混乱之前进行。合抱的大树,由弱小的枝丫生长而来;九层的高台,由每一堆泥土浇筑而来;百仞高的位置,由脚下一步步走上来。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赛(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帛书老子第十九章]

                                                                      【译文】:人的认知,用言语表达出来时,就会有偏差;用言语描述的内容,受众接受时,也会背离原本之意。关闭人的说话的嘴巴(不言),感受道从天地之门涌出:喷涌而出的道与日月同辉,让人豁然开朗;喷涌而出的道十分微小融汇到尘埃之中、融汇到万物之中;喷涌而出的道能够摧毁巨大的力量;喷涌而出的道能够化解一切纷争。得到这样的顿悟,就是与光明同在,与世间同在,与力量同在,与智慧同在,同一切存在浑为一体。 所以,(一个懂得道的人,)人们不会因为他获得道而与他亲近,也不会因为无法企及他的道因此与他保持距离;人们不会因为亲近得道者获得权利,也不会因为疏远得道者受到伤害;人们不会因为亲近得道者获权因此获得看重,也不会因为疏远得道者无权因此感到卑贱。所以(这样的人)就会被众人尊崇,以不扰害人民的方式获取天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亡(无)事而民自富,我亡(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帛书老子第二十章]

                                                                          【译文】:用无为之道就能治理好国家,用诡道无常的作战就能获胜,用修养生息的方式就能取得天下。我如何知道这些规则的呢?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忌讳的东西越多,老百姓对着干的也越多;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巧智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越厉害;越是宣扬遵纪守法,强盗和贼子就越是不断地增加。所以用圣人的话说,我不强迫人民那么老百姓就能富裕;我不打扰人民那么老百姓就会熙来攘往自我忙碌;我喜好清净那么老百姓就会顺应自然自我摆正位置;我追求的是无欲无求那么老百姓就会自然淳朴。

                                                                            甲本5组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螝蠆蟲蛇弗蠚(蛰),攫鸟(猛)獸(兽)弗扣。

                                                                            骨溺(弱)筋柔而捉固,未智(知)牝牡之合(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

                                                                            和曰常,智(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勿(物)壮则老,是胃(谓)不道。

                                                                            [帛书老子第十八章]

                                                                              【译文】:拥有深厚德性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有毒的蛇虫蝎类不蛰咬,拥有锋利爪子的猛禽兽类不扑捕。(婴儿)筋骨柔弱,但是小拳头握得紧紧的;(他)还不知道雌雄交合但是生殖器挺勃有力,因为精气至足;(他)终日哭号但是声音不沙哑,因为气血调和。(“和”是事物处在合规律的状态,)我们把这种协调形成的恒久状态称为常,懂得和谐的规律称为睿智,懂得和谐有利于生命称作吉祥的事情。(如果强行用)意志支配使得事物振奋迸发称作强大,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老,因为不符合道的协调。

                                                                                名与身竺(孰)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疠(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古(故)智(知)足不辱,智(知)止不怠(殆),可以长舊(久)。

                                                                                [帛书老子第七章]

                                                                                  【译文】:声誉和身份相比哪一样更被偏爱?权势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较为多余?追名逐利的意乱情迷和丢失货物的黯然神伤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度的爱欲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名声或财富必定会遭到惨重的损失。所以,懂得称心满足就不会受到欲望的磋磨;懂得适可而止,做事就能游刃有余,如此做了就可以长久。

                                                                                    返也者,道僮(动)也;溺(弱)也者,道之甬(用)也。

                                                                                    天下之勿(物)生於(于)有,生于无。

                                                                                    [帛书老子第四章]

                                                                                      【译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规律;保持柔弱是道的作用效果。天下万物从有中产生,有从无中产生。

                                                                                        持而浧(盈)之,不不若已。湍而羣(群)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浧(盈)室,莫能獸(守)也。贵福(富)喬(骄),自遗咎也。

                                                                                        攻(功)述(遂)身退,天之道也。

                                                                                        [帛书老子第五十三章]

                                                                                          【译文】:把持而使之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急切地爬到高位,不能长久保持。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住。地位高贵财富有余却骄横无礼,只是给自己留下祸根。成就功业就退居事后收敛锋芒,才是自然之道。

                                                                                            乙本1组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恒。莫知其恒,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帛书老子第二十二章]

                                                                                              【译文】:待更新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绝学无憂。唯与诃,相去几何?

                                                                                                美与丑,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矣。

                                                                                                乙本2组

                                                                                                上士闻道,勤而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乙本3组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勤。启其兑,实其事,终身不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赢若诎,大直若屈。

                                                                                                躁胜凔,静胜热,清清为天下定。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丙本1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丙本2组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丙本3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蒞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丙本4组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古无远。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之所过。

                                                                                                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 《老子》各版本简评【回目录

                                                                                                    后世的《道德经》中,有多少篡改之处,无从得知。

                                                                                                    帛书版《德道经》虽然看似最接近楚简版,但其中仍然有很多不通之处,而且夹带治国理政的私货甚多。由于没有别的竹简来做对比增改,所以《老子》的原本面目已经无从得知。

                                                                                                    当然,河上公和王弼版的《道德经》实在夹杂太多的私货,已经曲解《老子》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大部分文字可信度极低。

                                                                                                    从楚简和帛书来看,《老子》的哲学体系应当是一以贯之的,所以反而是哲学和科学部分是值得批注的,至于治国之类的人之道,由于最接近封建统治的核心,被篡改得最多,所以实在不可取信。

                                                                                                    至于河上公和王弼乃至唐玄宗的通行版《道德经》,《老子》的哲学体系也即天之道,也基本被摧毁,所以根子上就是腐烂的。所以通行版《道德经》除了地之道的部分还有价值,其它部分基本不可信,价值几乎为零。而这部分的地之道在帛书《德道经》中也已经全部囊括。所以通行版的《道德经》的价值几乎为零。

                                                                                                    所以读《老子》,应当从帛书和楚简中取天之道,从帛书中取地之道。而人之道,其实我认为应该是《素书》,《鬼谷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这两本书,反而是比较正统的老子的人之道。【自:山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