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正当时:滋阴润燥,晨起空腹喝100—200ml蜂蜜水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唐] 白居易

  处暑,意为“出暑”,是夏季的尾声,也是秋意的开端。此时,暑热未消,燥气渐盛,中医认为“热易伤阴,燥易伤肺”,养生需注重“滋阴润燥、调和肺脾”,以顺应自然之气,平稳过渡至秋季。2025年处暑时间为8月23日17:01(太阳黄经150°),暑热未消,燥气已显。

  处暑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时节,老鹰开始捕猎,万物渐收锋芒,五谷丰登在望。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唐]元稹

  处暑养生建议

  三防

  1.防“秋老虎”伤阴

  10:00—16:00避免长时间暴晒,戴宽檐帽,有必要的话涂SPF50+防晒霜。

  按揉鱼际穴(清肺热)、照海穴(滋阴降火)、三阴交(健脾滋阴),每日3分钟。

  2.防温差致病

  洋葱式穿衣法:薄衫+防晒衣,护住颈背/腹部。

  空调建议最低设26℃,睡前定时关闭防“阴暑”,即暑天受凉,长时间吹空调、风扇,或夜卧当风、冷水冲凉后,毛孔骤闭,暑湿被寒气“关在”体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低热、无汗或微汗、关节酸痛等症状。

  3.防秋燥伤肺

  忌辛辣烧烤(会加重口干和便秘),少碰高度白酒。

  室内放一盆水或加湿器,湿度保持50%—60%。

  三润

  1.润肺

  雪梨百合羹——梨1个(可保留梨皮)+鲜百合30g+冰糖5g,隔水蒸20分钟。

  2.润肠

  晨起空腹喝100—200ml蜂蜜水(水温≤40℃)。

  3.润肤

  洗澡后3分钟内涂润肤乳,重点涂抹肘膝等干燥部位。

  处暑药膳推荐

  当归山药老鸭汤

  谚语有云:“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食材:老鸭600g、当归15g、鲜山药200g、生姜8片、1勺料酒、枸杞10g(可选)。

  做法:老鸭600g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3片生姜、1勺料酒焯水3分钟捞出;当归15g清水浸泡20分钟;鲜山药200g去皮切块泡盐水;砂锅内放入鸭块、当归、5片生姜,加2000ml冷水;大火煮沸撇净浮沫,转文火保持汤面微沸状态慢炖1.5小时;加入山药继续炖30分钟;最后加枸杞、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鸭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当归补血活血、润燥通便;山药健脾益肺、固肾益精。此汤特别适合处暑时节滋阴润燥,缓解秋乏。

  处暑常见问题与对策

  1.皮肤干燥、便秘

  肺燥津亏,可多喝水,适当食用蜂蜜、芝麻、杏仁等。

  2.情绪烦躁

  秋燥易扰心神,建议静坐冥想,或饮用菊花枸杞茶。

  3.“秋乏”困倦

  增加午睡20分钟,补充夏季消耗的气血。

  处暑起居指南

  1.早睡早起

  顺应阳气收敛,避免熬夜耗阴。

  2.适度锻炼

  晨起散步、八段锦、太极、慢跑等柔和运动,避免大汗伤津。

  3.护好脐背

  处暑温差大,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寒邪入侵。

  特别提醒

  三类人群需注意:

  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防秋燥伤肺。

  2、过敏体质者,防花粉尘螨。

  3、心脑血管患者,防温差刺激。

  供稿:浙江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汪潇

  来源:健康浙江

    购买蜂蜜请加微信youyoume2008咨询,每年只在春分、端午和中秋国庆前后取蜜

    也可用微信扫一扫上图的二维码,或手机保存上图到相册,然后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