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玄机藏在《金刚经》
《易经》有六十四卦,有卦辞,爻辞,彖传,象辞。其中,有象,有数,有理。
象者,想象也。
人不可能经历所有事情,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见天道。”
数者,定变也。
一卦有六爻,就像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六段,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感知万事万物,大凡可以概况为六爻,最好概况为六爻,此之谓“大道至简”。从一到六,其卦有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六十四卦都是六个爻,此之谓“定中有变,变中有定。”
理者,无为也。
学了《易经》,要怎么样?就是把《易经》全部扔了,最好忘得一干二净。我就是易经,易经就是我。《金刚经》第七品,须菩提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易经有定理吗?学了易经有所得吗?实无定理,实无所得。
圣人作《易经》之目的,非《易经》也,乃开启我们的易,而非使之成为经。
我们要打开我们的智慧,而不是拥有智慧本身。我们要学习捕鱼的技巧,抓到鱼,但不是为了获得技巧,获得鱼,而是填饱肚子。同样,我们学习易经,不是为了获得易经的象数理,获得易经的智慧,而是应对(变),生息。
来源:国学读书网 书仙笙 作者:故海于杭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