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笔记之“健坤”

  • 2025年08月25日
  • [繁体 简体]
  • 周易 易经 乾坤 易学

  对易经的理解从来没有停歇,直到最近回到杭州,吃早餐,要开一瓶新的蜂蜜。当我看到瓶身上的标签——天行健自强不息蜂坊时,突然使我陷入对乾坤两卦的思考。经过几天的酝酿,总算有了写篇小文的冲动。

  乾坤是易之门,通常来说,乾代表男人,坤代表女人,实际上,乾坤说的既是男人,也是女人,且乾坤描述的是万事万物之性。

  拿人来说,乾卦的象辞用了“君子”,坤卦的象辞也用了“君子”,表明乾坤对所有人都适用,也就是每个人都是乾坤并用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古人认为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因天象而兴作,所以彖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天有刚健的品性,行的是创造生长。一个君子,若观察植物,就会发现它们始终存在一股力量,就是自然迸发出的自我伸长,不断向上,向上,谓之“健”;一点一点地自己比自己强,谓之“自强”;而正是这种“强”,推动了生命的轮回,由弱到强,再强极而衰,盛衰兴替,周而复始,谓之“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和地不离不弃,融为一体,古人敬畏天,乃人和地在天之下,面对天象,地只有被动受之,所以彖辞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天行的是刚健,地势的是柔顺。地势坤之“势”对应天行健之“行”,是一个动词,意为展示姿态。地在天象的主动作为面前,展示的姿态是被动的,是柔顺的。这种柔顺使万物得以资生,像小草一样,不管是在地下,还是地面,遇到刚硬的阻扰,能够弯来弯去地逆来顺受,这是生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力,谓之“坤德”。由于大地的“坤”,天地相合,“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厚德之“德”包括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其内涵弘大得多,可能更接近于老子所讲的“自然之德”——纯任自然,乃顺承天。

  彖辞说:乾,乃万物之始;坤,乃万物之生。没有乾的积极创造,就没有生命的开始;没有坤的顺势含弘,被动承载和孕育,生命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持久。所以说,乾和坤哪个更重要?乾是引子,坤是主题。

  整部易经,其实就是在讲乾坤的运用和时机的把握,此亦“中庸之道”也。象者,譬喻也;数者,时机也;理者,乾坤之道也。

  来源:国学读书网 书仙笙 作者:故海于杭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