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行天下,心中有天下——读俞敏洪《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

  最近读到俞敏洪演讲的《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深有同感。大学期间学习一般,但我一直把“看天下、行天下、心中有天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做了两件事比较满意,一个是看了不少书,第二是爬了很多杭州的山,甚至还扛着自行车爬五云山、十里琅珰。下面我摘录一些他的精彩观点,并附上全文供大家参考。

长江西坨古镇·云梯街牌坊 故海

  俞敏洪谈到孩子成长有两个必经之路:

  一、和知识相遇。

  二、和大地亲近。

  和知识相遇意味着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行走。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这一辈子是白活的。

  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地生活,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基本是白过的。

  培养孩子的方向,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上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但对于让孩子真正伟大的培养,则是让孩子胸怀希望,拥有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方向。

  对内: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对外: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才是要培养孩子的方向。

  生命的精彩源自于对生命的热爱。”一个人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精彩

  对生命的热爱,一方面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包括对其他生命的热爱。

  对其他生命的热爱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对其他人的生命的热爱。我不需要对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热爱,但至少可以接纳世界上的大部分人。

  二、对其他生命的热爱。比如说动物,天上飞过的鸟能不能给你带来诗意,地上走过的猫能不能给你带来暖意

  三、对植物的热爱。植物也是生命,看到一颗勃勃生长的树,看到春天开放的花,体验百花齐放的感觉,是不是能给你带来一些生命的触动

  热爱生命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是亲近——亲近人,亲近自然,亲近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知识的切入。人、动物、植物都是蕴含知识的。

  下面是俞敏洪《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全文赏析: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我本人对“行走”有亲身实践。如果让我在人生中选择一件事情去做,我会选择行走在大地上。不仅仅是指中国大地,还包括世界各个地方的山山水水,去体验风土人情。如果让我为孩子在可以生存的前提下选择做一件事情,我也会为他们选择“行走”。

  如果允许再做第二件事情,那就是阅读,阅读和行走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会把这两个主题放在一起讲。

  上个月,中央电视台发布一档节目叫《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做的,我每一集都看了。里面有一集是讲徐霞客的,我看到徐霞客时,尤其激动,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徐霞客本身就是我的老乡,江阴人,从我老家走路就可以走到徐霞客的家里去,当然在朝代上已经隔了好几百年。其二,徐霞客行走的精神,他一边行走一边记录的精神一直对我有巨大的影响。

  大家打开微信“老俞闲话”公众号就可以看到,我刚刚发表过的文章,是在中秋节去了潮州和汕头之后写的。一天半的时间,我把文化、历史、风土、地理和人情用了八千多字描绘出来。由此看出,我是一个边行走边记录的人。

  我没有办法和徐霞客相比,但他的精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家乡,有人出了一个题目,说俞老师能不能“重走霞客路”,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描写的所有地方,你俞敏洪再走一遍。我还认真计算了一下。我读过徐霞客的游记,计算后发现,我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徐霞客一生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高速交通工具,当然,我们没法体验到他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事情。徐霞客有一句话:“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苍梧的解释很多,有人说是梧桐树,有人说是广西的苍梧山,也有人说是今天贝加尔湖附近。如果泛泛讲,就是遥远的地方。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人生必须开阔起来。讲到徐霞客,我要多讲几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完全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是并不多的,因为古代知识分子道路很狭窄,基本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当官就要遵守官场各种规矩,所以自由精神不太容易发挥出来。在我心目中,一些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可以称得上拥有自由精神,尤其是对自己的人生看得很开,不加限制的自由精神,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很了不起的。

  比如陶渊明,宁可不当官,不为五斗米折腰,天天在田里种地。种地其实是一种假象,获得自己人生和精神自由才是真的,所以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诗句。

  还有一位我喜欢提到的苏东坡。李白也是其中一位。唐朝和宋朝都是对知识分子相对来说精神比较自由的年代,只能是相对来说。苏东坡是不断地被贬谪,从京城一直贬谪到了广东惠州,最后到了海南儋州。在这样经历的过程中,他追求了人生的精神自由,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留下了精美的文字和自己的情怀。

  徐霞客是精神自由的代表。明朝的时候,文字的自由表达是非常局限的。所以在明朝知识分子当中,像徐霞客这种精神的人几乎没有。那为什么会有徐霞客呢?有两个原因:

  一、明朝晚期的时候,对知识分子的管控相对比较松弛。

  二、徐霞客的祖父到京城去考试,被认为作弊了,所以限制了家族参加科举的道路。徐霞客祖父不能考、徐霞客父亲不能考。其实到了徐霞客这一代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但徐霞客没有选择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选择了行走天下。

  这刚好跟他的自由精神相关。我们现代人想要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的话,这种自由行走的精神也特别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演讲的主题定为《让孩子们行走大地》。

  孩子成长有两个必经之路:

  一、和知识相遇。

  二、和大地亲近。

  和知识相遇意味着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行走。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这一辈子是白活的。不要告诉我说,你没有机会和财富做不了这些事情。阅读和行走不需要财富,只不过是你说服了自己不去做而已。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地生活,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基本是白过的。

  从个人成长经历来看,坦率说国家的“双减”政策综合意义上是有道理的,让孩子从天天考试做题这样的局限性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走向广阔世界,如果真能这样,这是孩子的幸运。

  培养孩子的方向,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上一个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但对于让孩子真正伟大的培养,则是让孩子胸怀希望,拥有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方向。对内: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对外: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才是要培养孩子的方向。

  成绩是在中等水平还是在第一名,不重要。我常常说就算在最后几名,孩子依然热爱生命、自己和世界,那这个培养就不算白费。我有一句话:“生命的精彩源自于对生命的热爱。”一个人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精彩。

  对生命的热爱,一方面是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包括对其他生命的热爱。

  对其他生命的热爱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对其他人生命的热爱。我不需要对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热爱,但至少可以接纳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我们对人的热爱是分圈层的,先对自己,对自己家人,再对朋友,再对同事,最后扩展到陌生人,包括为陌生人做慈善和帮助陌生人,这就意味着你对周围人生命的热爱这件事情,基本达成了。

  二、对其他生命的热爱。比如说动物,天上飞过的鸟能不能给你带来诗意,地上走过的猫能不能给你带来暖意,这些事情都很重要。在无聊枯燥的世界里,愿意多抬头看看天空飞过的鸟,地上走过的兽,这些是现在城市里面很少能见到的。哪怕是蚂蚁在路上,下雨前蚂蚁会排成一排在路中间走,你愿意低头看一看它们是如何运作和劳作的,都不失为对世界、自然产生兴趣的一种表示。家里如果有条件,给孩子养一个宠物。让孩子自己照顾宠物最重要。有的家庭给孩子养了宠物,都是大人在照顾,拉屎撒尿都是大人照顾,孩子光知道跟宠物玩,这是不对的。孩子要养一只鸟,要从头到尾去关注;养一只猫,要从头到尾照顾好。孩子既学会了责任,又学会了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对植物的热爱。植物也是生命,看到一颗勃勃生长的树,看到春天开放的花,体验百花齐放的感觉,是不是能给你带来一些生命的触动?我认为这个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生命热爱,不仅仅是对个人生命的热爱。我们热爱生命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是亲近——亲近人,亲近自然,亲近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知识的切入。人、动物、植物都是蕴含知识的,我们如何让孩子对生命有更好的认识,才是特别重要的。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于大自然的生命有更多的体会。夏天的知了叫,晚上满池塘的蛙鸣,都能给我带来生命的律动,这种东西孩子是需要的。散步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能听到天空中的鸟鸣声?很多人都听不到。我每天早上都听鸟叫的声音,那是一天欢乐生命的开始,是接触大自然的开始。

  对于大自然生命的了解,来自于谁呢?最初一定是来自于父母,当然也可以来自于老师和在座各位。很多做营地教育的朋友,把孩子带到大自然里,刻意让他们去体会和体验。如果不让他们刻意体验,可能就会无意中忽视这部分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在森林中或者是土地间长大的,我们大部分孩子现在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在没有任何自然生命气息的大楼里长大的。在他们眼中,大自然离他们很远,天空在他们眼中也变成了大楼间的一条缝隙。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些重大影响还是回到两个词:一个是阅读,一个是行走。我们如何让孩子把阅读与行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想,“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放假的时候,有条件就去度假。马上要放寒假了,不少家庭是不是会安排孩子去海南岛走一走,度假也是孩子应该体验的一部分。

  我说的“行走”,不是单纯的逛公园或者度假,是孩子深度的行走。

  带着孩子到农村田野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孩子亲自体验种植农作物,或者收割农作物的快乐,带着孩子去植物园,认识一下每种植物,甚至作为家长,通过这样的活动,对于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的规律,都能够有所了解。

  我带着孩子去旅行,绝对不会说我们先去哪里吃好饭。好饭是可以吃的,没有问题,但不能把“吃好饭”变成行走的主题,你必须把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变成孩子学习的主题。我每年都会带着孩子走几次,一路跟他们讲述文化、地理、历史,体会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也会不断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这个影响很大,我两个孩子长大过程中,非常喜欢读历史书、看纪录片。这总比天天打游戏和刷无聊的电视剧好很多。从孩子小学一直到高中,每年至少有两次,一个是冬天,一个是夏天,我都会安排十天左右,不受干扰的十天,带他们去某个地方,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而不是去度假。中间也许有一两天可以轻松地度假,但剩下的就是在行走。

  在世界文明之地,像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还有不丹等地,我都是一路讲解历史。我自己为了给孩子做榜样,也会留下大量的文字。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留下两万到五万字左右的旅行笔记。

  其实旅行笔记上的内容,就是我一路行走的时候,给孩子讲的内容。如果我能当场讲解,预先要做很多功课,每一次行走都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同时我也会要求孩子读这些方面的书籍,旅行中遇到事情、遇到某一个场景,我们可以互相讨论,而不是说我仅仅是一个讲解员,孩子一无所知。

  做父母表面上容易,但是实际上不那么容易。你真的做好了之后,你又会发现这件事变得很容易。你看着孩子在不断成长,会感受做父母的骄傲和快乐。孩子需要了解的维度,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多方面的维度,从大地风貌的维度,从生物植物自然生命的维度,从历史发展人文历史的维度,从社会学研究风俗民情的维度。还有很多维度,比如说宗教学、人类学这样的知识,还有国际知识,这给父母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挑战。

  有人问,俞老师你能做到吗?我做到了一部分,但不能全部做到。现在全国各地开展知识主题营地和研学教育,包括去博物馆,到考古现场考察等研学,我觉得都是在帮助父母完成这个任务。

  我女儿15岁的时候,当时才初三,突然告诉我,她要一个人背着包到非洲去。她不是独自去旅行,而是参加一个公益组织。这个公益组织在非洲农村地区,为非洲农村地区的孩子教一个月的英语。我女儿的英语比较不错,所以她就报名参加。最初我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让去,那个地方可能人身安全都是个问题,有的地方还处在战争中,我一听到内心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不太对,不能去!

  但在我女儿的坚持下,我最后还是想明白了,孩子早晚是要放飞的,你晚放飞不如早放飞。她有这样的心态,愿意参加公益组织,公益组织也有保障,我为什么要阻止她?她一个人飞了34个小时,到了非洲的内陆。传过来的照片,她抱着几个月都不洗澡的非洲小孩,露出来的笑容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迷人笑容。她感受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以及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儿子现在在上大学,他的室友是一个美国黑人,我说很好,特别好,你了解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两个人相处得很好,是真的不一样。我儿子怕冷,到了冬天要开热风空调,他的室友要开冷风空调,这个就是不同的习惯,就需要融合。当两个人在同一个空间,必须要生活在一起,你要做到的不就是互相谅解吗,所以我认为特别好。

  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一件事情大家必须要做,就是深入体验,就是要沉浸下去的体验,你不能是蜻蜓点水。比如带孩子去农村,去了农村干了一天,摘了几个西红柿就回来了,这不叫体验,孩子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孩子要真正了解农村,这种体验就是想办法通过各种亲戚朋友关系,或者是研学的安排,让孩子至少在农村待上一个月的时间,生活在农村,哪怕是不洗澡,不洗脸,让他知道农村孩子是什么样子,农村的生活是怎样的,前提是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

  一个月、两个月乡村生活会带来巨大的感悟和感受,可能会在他的生命中产生某种不同的成长感悟,我认为这叫深度体验。相反,乡村孩子有机会也应该到城市或者其他地方去看一看。

  两三年前,龙永图部长联系我,说他要成立一个公益基金。他想要做什么呢?他说我从小到长大都没有看过海,现在中国山区大西南、大西北很多的孩子,依然没有看过海,我希望让这些孩子有机会,在他们小时候就可以看到大海。

  我说好,这个事情很好。现在这个基金成立了,在龙部长的安排下,每年送成百上千的学生,从山里走到海边城市去看大海。特别好,不是说只有走走看看,是要到海边上一周左右的海洋生物课,不知不觉就扩展了孩子的视野,扩展了他们的胸怀和想象力,更增加了他们未来走出封闭大山、走向世界的动力。我们带孩子深度体验,不是蜻蜓点水式,应该是在那里生活,让孩子去农村体验,就要像农村孩子一样在那里生活才行。

  还有一件事情向家长和朋友们建议的是,你应该帮助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说跟农村孩子一对一的帮扶,或者让孩子在城市里面照顾一下孤寡老人,到养老院看看老人们的生活,都是对生命深入的体验。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培养孩子的善良和同情心这两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在心中会种下善良的种子,并且种下同情其他不同状态的人,互相理解的种子,孩子有了善良和同情心,一辈子都不会走向弯路和邪路。

  善良和同情心不是天生的,必须在做事情的时候产生。对于弱势群体,如果让孩子参与弱势群体的照顾,是比较容易产生善良和同情心的。

  我小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到我们村庄上一些五保户——子女都没有了的老人家里面去帮助他们。这些五保户变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照顾的对象,帮助他们做饭、挑水、洗衣服。老人家病了,帮助送到农村的卫生院去,这是当时我们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很重要,从小就让我养成了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习惯。

  前两天长沙雷锋学校,就是雷锋小时候上学的学校,让我给他们录一段雷锋精神的小视频,我就特别开心地给他们录,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过程中长大的。

  这种精神不是表面的,而是让人学会与人相处,拥有帮助别人的善良和同情心,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拥有善良和同情心这两种能力,奠定了孩子一生的立足之本,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这是父母应该关注的事情。

  最糟糕的父母,就是让孩子学会斤斤计较、争风吃醋、争权夺利,让孩子学会为了竞争和名次不顾一切。真正好的父母,一定是让孩子学会和这个世界达成谅解,并且帮助其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行走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语言和表达能力。没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很多感受和感悟就付诸东流。有一个人给我留言说,你写了八千字的文章,我读了之后心潮澎湃,我也刚刚去了潮汕四天,读完你的文字后,我发现白去了。你看到的我都看到了,但背后是什么缘由,我完全不知道。我就没有想到,要用文字去描述一下自己看到后的感觉。这就是表达能力。一个人行走在世界上,遇到各种事情,一生都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讲到人,人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人的生死是不可控制的。生由不得你,死也由不得你,但在生死之间你的生命历程,某种意义上是属于你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能够留下什么,是特别重要的。

  “留下”——绝对不是在短视频上天天炫耀自己买了一些新衣服,或者吃了一顿好饭。留下的,应该是对别人生命的丰富性也有借鉴意义的东西,这种表达是要从小培养的。

  我非常有幸,小时候有两三件事情直接帮助达到了我今天愿意表达的状态:

  一、感谢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从小就希望我当个先生,后来我买玩具她就反对,但我买书她不反对。我从小就开始读连环漫画,从漫画开始,后来读小说和散文,当时能找到的小说和散文很少,但我还是读了。由于这样,从小学开始,我写的作文一直算是全班同学中写得比较好的,常常会被老师拿出来当成范文。大家都知道正向反馈机制,对一个人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激励。

  老师读我的文章,我就更加愿意写好作文,我去模仿写得很好的作文,让我从小养成了愿意写的习惯,这个习惯可以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今天没有停下来过。我每年可以写出60-80万的记录文字,包括我的日记、游记、读书笔记等等。这个很累,我一开始用笔写,但是后来学会了用电脑。我打字速度非常快,并且现在用语音输入给我们带来了记录上的方便。

  二、非常感谢初中的政治老师。当时初中两年,两年初中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正式上课前,有半小时朗读报纸的时间。本来应该是政治老师朗读的,但这个老师比较懒,他知道我喜欢读书,但其实我并不喜欢朗读,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家乡人无所谓,只要读就行了。这个政治老师说,以后每天早上读报纸,都是俞敏洪读。我每天早上读报纸,一读读了整整两年,读给全班同学听。至于说全班同学听不听,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反正我必须读。

  读着读着就发现,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开始上升了。尽管我在北大没有任何机会展示我的讲话,也没有任何时候可以展示我的写作,毕竟北大牛人太多了,但这两个给我奠定了一个基础。

  三、我在高中时碰上了一个特别好的英文老师。他跟我说的一句话:“当你学会英文后,未来有机会走向世界,你不需要任何别人的帮助。”从语文到英文其实就是一个语言跨度的问题,对我来说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当然还得有足够的时间,刚开始我的英文水平完全没有,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没有考上大学,英文没有好成绩,第三年英文分数上去了,最后就可以上大学。

  你看,人生遇到好老师特别重要。今天唯一遗憾的就是我数理化都没有学好,科学领域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等于我的生命一半是没有的,所以当我看到优秀的科技人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时候我特别羡慕。人生只能这样,你占了这个不一定能占到那个,全部能占的人毕竟是少数。

  有一点,无论是学科技还是学人文,语言表达能力是必备的。对于孩子来说,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呢?我刚刚讲我自己故事的时候,已经把它说得差不多了。

  从小要让孩子学会朗读,孩子读绘本书和故事书,每天如果家长和孩子有一段时间是可以高声朗读出来的,这跟阅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朗读是一种表达。

  当孩子读完故事后,是不是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讲一遍?这就真正进入了表达的状态。一个孩子读故事的收获是20%,把故事读完后再讲出来,那收获就是80%。在一个教室里,如果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的收获是17%-20%,如果师生进行问答,老师要求孩子们再重复一遍,孩子的收获立刻飙升到百分之七八十。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也这样和孩子互动、表达才对。

  还可以给孩子设计主题演讲。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表达能力,你给他设计一个主题演讲,告诉他可以随便讲,他讲出来的很多东西是特别好玩的,是你想不到的一种思考和表达,因为孩子看事情方式和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

  在非竞争的前提下,让孩子进行交流、讨论和争论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天天培养孩子去抢第一名,要通过辩论取得胜利,不要提供这样竞争的状态,而是让孩子平和地参与到表达中。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老师可以作为孩子的朋友,在交流时可以平等对话,就变得特别重要。

  一旦进入平等对话,孩子们就没有恐惧感,他就会什么都愿意说。中国孩子有一个特点,是先想父母、老师喜欢听什么,之后再把它表达出来,孩子从小表达,不是按照内心世界想说的表达,而是按照成人想听什么来表达的,这个问题严重一点说,就是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不真诚表达。

  说得更加麻烦一点,孩子从小没有学会真诚表达,长大之后虚伪的表达就变成了习惯,这个也是很麻烦的。老师和家长和孩子平和表达,孩子才能敢于发表意见,甚至说敢于发脾气。

  我做家长做得相对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我在两个孩子面前展示威严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可以听我比较严肃的表达。在平时交流上,基本都是朋友关系,孩子甚至可以对我发脾气,都没有问题。

  当然,语言表达首先是中文的,如果连中文都表达不利索,用英文更加麻烦。我一直主张孩子在不增加太多负担的情况下,学一点英文其实蛮重要的。因为从小学英文,一是记忆力好,自然表达的能力更强。上小学后、长大后学更复杂的英语,恐惧感就没有了。如果有机会让孩子从小可以去全世界行走,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跟人进行交流,这样对当地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有更加深入了解的好奇心、兴趣热情和自豪感必然会油然而生。

  这是语言和表达的关系,它们是行走世界重要的工具。大家想一想,如果徐霞客走了同样多的地方,却一个字都没有留下来,那么今天人类文化遗产中会少多大一块。《徐霞客游记》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全球来说,已经变成了研究地理、地质、人文非常重要的资料。这是徐霞客凭一己之力,用自己一生的行走来完成的,最后把两条腿都走废了。

  如果我们暂时没法行走,就要阅读。读历史、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现在这样的读物很多,前两天我还在推荐新东方《小小博学家》,跟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出的,讲世界上各种各样百科现象,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读,一直可以读到小学毕业。

  除阅读外,还有更好的让孩子直接了解世界的东西是纪录片。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家长和学校的老师,是让孩子们学会了看纪录片的。我不知道多少人自己看纪录片、很多人就是看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好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可以看,让孩子看动画片都可以,各种国内外优秀的动画片,但除了这个以外,很重要的是让孩子看纪录片。

  很多纪录片适合孩子看,比如说关于海洋、宇宙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的画面很震撼。我常常说纪录片不要用手机看,也不要用电脑看,全家一起投屏看,在大电视机上看。整个世界和宇宙宏大的画面扑面而来。那些摄像师为了拍一个镜头在森林里、高山上一蹲蹲一两个月。那个镜头是震撼性的,解说是非常好的。英国BBC的纪录片解说员大为.艾登伯格90岁还在原野解说世界奥秘,令人震撼。

  国家地理几百部有关植物、动物、人文、历史、国家的片子,我们家长有没有带孩子看过呢?现在网上都可以搜出来。还有中国拍的纪录片也不错,我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全国老百姓看《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现在这些片子在网上还能搜到,带孩子看了吗?最近比较多的纪录片《西南联大》、《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看了吗?这都是给孩子带来宏大的历史画面、历史的纵深感和壮阔感的,当孩子背完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看《河西走廊》放出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象,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在座各位做研学教育的从业者,如果就是想把孩子弄在一起,想赚一点儿钱,是不应该做研学教育。研学教育背后是宏大的东西,是把孩子一辈子对于世界的美好装到心灵里的过程。

  我们在带领孩子行走的过程中,应该让孩子学会感受和记录。记录就是写,写是从小培养的,我们所有做营地教育的,在孩子学习的一个礼拜或者半个月,必须要让孩子们学会记录。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跟同学交往到了什么,都要记录下来。不仅仅是看,不仅仅是教,不仅仅是家长把孩子委托给你,帮家长带半个月孩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重要是让孩子在这个时候,学会之前从来没有的良好习惯。

  表达和记录,就是两个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赋予的习惯。让孩子学会感受和记录。感受和记录类型很多,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朗读诗歌来感受和记录,比如说读《蜀道难》,一边讲一边可以把地图展开,让孩子去看秦岭和四川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美好。通过朗读诗歌、散文让孩子感受文字表达的魅力。用自己的文字描述,让孩子记录自己的日常行为和自己的行走。父母和营地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去寻找,比如观察一个植物是怎么开放、生长的,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院子里的一根草,你都可以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有人说不知道怎么写东西。如果在教室里面坐着,一篇议论文、记叙文,老师给一个题目,孩子稍微发挥一点儿想象力,老师就把学生骂得半死,这当然没法写东西。这样怎么可能学会记录和表达呢?这样的写作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谁会去做无比痛苦的事情呢?我们成年人都不愿意,让你天天写PPT和报告,你也不愿意。

  如果让孩子走出教室,去记录一朵花的盛开,记录一只鸟的飞过,他可能就愿意了。为孩子寻找写作平台,变得无比重要。通过这样过程当中的有趣记录,让孩子把自己生命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最后就习惯记录了。

  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要让孩子独立探索世界,安排一场脱离家庭的旅行,安排一场和陌生孩子一起的游学或营地活动,安排孩子独自生活。

  我有两个重要的成长经历,第一个是母亲送我去外婆家。尽管都在农村,但在家里受父母看管是受拘束的。我在外婆家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成为我生命中最快乐的一个月,下水抓鱼、爬山砍柴都是很随意的事情,整个生命都飞扬起来了。

  另一次,母亲带我去上海,我大概八、九岁晚上坐着轮船,和鸡鸭猪在一起,茫茫大江上什么都看不到,最后轮船一拐弯,大城市上海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看到了万家灯火。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电灯,极大地震撼了我,带来了一次生命的冲击。我住在上海阿姨家,每天都会独自出去。有一次,我一个人坐上公共汽车,到了外滩,在外滩逛了半天。家里人以为我走丢了,那个时候我探索世界的本领就已经出现了。时至今日,我的孩子想要独自去一个地方,我一般都会答应。因为我知道,让孩子孤身立于这世界上,他们的成长速度是更快的。

  让孩子去闯荡世界,认识世界。世界是一片森林,潜藏着危险,但如果不进入森林,就没有世界。如果你从来没在森林中生活过,突然被置于其中,你除了迷失,可能就是被别的动物吃掉。既然世界是一片森林,我们的孩子越早去探索,未来的生存能力也就越能被提升,热爱世界这片森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讲这么多,特别感谢2021年第七届CCEA,世界营地教育大会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分享的机会。谢谢大家,再见。

  来源:国学读书网 故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