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长说:不赞成禁用ChatGPT,而要更加重视人文教育

  现在,ChatGPT火爆全球,国内也不例外,许多学生可能也在跃跃欲试。那么,教育界人士怎么看呢?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的态度是“堵不如疏”,不赞成一些高校禁止使用ChatGPT的做法。

  他说:高校要重视ChatGPT等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教育功能,要训练批判性思维,不要满足于算法推送的现成答案;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精神境界。

  他认为,当下“00后”学生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人类社会、虚拟世界交融的时代,他们有能力把三者融合得更好。很多学生在数字化方面的技能甚至超过了教师。这是“师不如弟子”之处,教师要接受这一事实,不能居高临下,要虚心向学生学习。从本质上说,ChatGPT属于工具应用,“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使其不用ChatGPT替代本该自己进行的学术训练,不触碰学术规范红线。

  他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更需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文史哲等学科,以及通识教育中的文史哲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养成、精神境界的提升本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它们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人际互动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充分说明,数字技术无法真正代替高校的环境育人作用。

  同样,3月27日现身杭州云谷学校的马云也认为ChatGPT这一类技术已经对教育带来挑战,但是ChatGPT这一类技术只是AI时代的开始。“我们要用人工智能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控制,虽然人的体力、脑力比不过机器,但机器只有‘芯’,而人有‘心’。

  故海编后记:

  张校长说的文史哲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学文史哲不是学大师和经典呈现给我们的那些烙有时代印记的知识,而是充满人性光辉的智慧,也就是马云说的那个“心”。

  ChatGPT等人工智能暂时看来只是人造之器,而孔子教导我们:君子不器。

  所以,作为人,不因怕而为,人为万物之灵。

  当然,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化和不断学习,有朝一日,会发出承袭了人类知识体系的灵动言行,并且绝大部分人的人文精神可能还真不如机器,那人类怎么办?

  我想这是好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它会更加激励人类自强不息。到那一天,我们就和自己造的“机灵”比一比,到底谁更灵?就像金庸小说里有一种绝世武功叫“左右互搏术”。

  来源:国学读书网 《书仙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