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师讲《大学中庸》实录(第二讲)

  • 2024年03月15日
  • 大学 中庸

  但不是只要思虑了就能有得,不是所有的思虑都能得,是有方法的,也就是要按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也是有更根本的东西在指导的,那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上次没有详细提及“大人”的含义,让大家自己去找各种资料。

  这里举一个例子,孟子说的,《孟子•离娄下》记,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之心,就是婴童之心,即真诚无伪之心,即接近于天然之心,接近于天心。

  一个“大人”,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个社会身份来说,都要有一份婴童般的真诚不染之心。

  这份真诚不染之心,成年后,洋溢之,方能成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

  《论语•泰伯》记,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止于至善,是要长期坚守的,是不二之工夫。

  但是不笃信,不好学,是守不下去的,随时会顺从于“体之小者”。

  “心之官则思”,心思(虑)之前要有安、静、定。

  这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我们在分解之后再整体来看。

  可以顺向看,就是从“止于至善”,到“亲民”,到“明明德”。

  “知止”是知道“止于至善”;“定”是“亲民”;“静”、“安”、“虑”是“亲民”所需的工夫和修养;“得”是“明明德”。

  这个顺向理解,相对于“三纲领”就是反向。

  我们也可以从逆向来看。“明明德”是“定”;“静”、“安”、“虑”,是“亲民”;“得”是“止于至善”。这个逆向,相对于“三纲领”来说,就是正向。

  所以说,这其实是循环的。如此顺向、逆向,反向、正向,构成了一个循环,即一个人如何活在世上之原理方法。

  也就是说,可以倒文:“得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定,定而后有知止。”

  我们要认识到,儒家有心性之学,但是与道家的不同,儒家的心性之学是经纶世务之学,也就是与实践之学紧密相关,但都是关乎生命要旨之学。

  很多前人在讲这段及下文时,经常比照佛家的“戒定慧”来讲,或者说按“戒定慧”来发挥。

  我们来对比一下。

  佛家的“戒定慧”。也叫三无漏学。

  “戒”:持戒。戒是道德规范,持戒是为了修养品德。大致对应《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知止”与“定”的相加。

  戒本身不是停留于去掉,去掉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功夫。

  我们都知道,自己身上有些难去的东西。有些人看自己看得很清楚,但就是去不掉,

  去不掉,可以慢慢去,可以先去一点,但不能因为不能或很难根除就不去。

  当自己生了“反正去不掉、干脆不去了”的念头,那就是真的不戒,是对自己的不道德。

  “定”:静定。大致对应《大学》“定而后能静”的“静”字,不是对应于“知止而后有定”的“定”。

  “慧”:修慧。差可对应《大学》“虑而后能得”的“虑”字与“得”字的相加。

  我们还是看下《心经》,在此引用《心经》、《金刚经》、《坛经》等著作是因为中国人比较熟悉。

  《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如果从方法论而言,实际上也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照见五蕴皆空”是“渡一切苦厄”的前提,没有这等“五蕴皆空”的认识、体悟和境界,是不会去“渡一切苦厄”的,

  也就是没有知止,没有定、静、安、虑,是不会有“得”的。

  “渡一切苦厄”才是真正的“得”,是“大得”,毕竟,汲汲谋求个人的名利和全家的富贵荣耀其实是空的,是托不住的,乃至于是虚妄的。

  只有把世间的诱惑、小我的私欲放空,洞悉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才会把个人的心性之修炼放在大空间里,以众人之苦厄为自己之苦厄,从自己之苦厄体会别人之苦厄、众人之苦厄,

  如此才能至大至刚,至刚若无,大无为有,有即得也。

  再往下,“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这是《大学》首章的第三句。

  物、事,可以分开,是以人为区隔的。人所及的一切皆为事,当然,如果把人仅仅作为一个机体看,那么人也是物,人之外更是皆为物。

  我们平常经常说“人事”。各单位往往也都有个部门叫人事部,事是跟人走的,没有人就没有事,世界上所有的事,其根本都在人。

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