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师讲《大学中庸》实录(第二讲)

  • 2024年03月15日
  • 大学 中庸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也是“五原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另一个参考方法,就是“定静安虑”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的条则。

  不要忘记事物的本末终始,要有一根神经总在那里吊着,总是记得事物发展的本末终始,不要在具体的思考、实践过程中陷入散漫、无从的境地。

  《周易•系辞传(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以上引用《周易》的内容,涉及“道”、“事”,供大家参考体悟。

  里面讲到“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道是天道,当然也是人道。我们的男女之情之合,就是一阴一阳。

  不符合道的东西,是变异的东西,当然它都包括在宇宙天地之中。

  乱了大道,社会肯定会受到惩罚。

  有些事,可以存在,可以理解,但确实是不能公然奉之的。这不是虚伪,这是基本的分寸。

  从全章(第一章)而言,是非常完整的。大多把“則近道矣”之后的内容也列为第一章,这个都是没有关系的。《礼记》里面并没有分章,分章应该是从宋儒开始的。

  《大学》古本有分为六章的,也有分为八章的,主要区别都在于朱熹所谓的”经“,是分为一,还是二、三的区别。这个不重要。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从这里开始我当做第二章,和上面的分开来。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话锋一转,转到”现实“的问题上来了。

  而第一章,就是《大学》最前面的三句,既包含现实,也可以独立为“哲学”。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这里一般理解为上古甚至远古的圣王。

  但这里有一个“欲”字,则并不特定针对那些圣王,所有人都适用,根据你的不同阶段,即所“安”的时期去虑去行。

  儒家是讲实践的,虑而不行,不是真正的虑,儒家讲“虑”实际上是包含了行的,只是这行无需另说,一切都在“亲民”里面了。

  前面我也讲到顺向、逆向,反向、正向,从现实实践的角度来说,“五原理”主要是针对“亲民”的。

  定,定向,就是定到“亲民"的向上去,就是为人民服务。

  静,安,虑都是亲民,为公众服务,为公众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

  最后的“得”也是分为三块的。对自己来说,得到了明德;对社会来说,得到了亲民,于己于人来说,都得到了至善。

  我们现在社会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古代社会里面,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於天下”的,一般人还是停留在“齊其家”这个层面上。

  但是好在,正如我刚才讲的阶层流动性,至少给大部分人都留下了机会,通过读书、科举,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治其國”、“平天下”。

  这里是不设限的,不是说不允许普通人去平天下,儒家恰恰是鼓励所有人去平天下的,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君主一人的天下,这点尤其自宋以后是有共识的。

  很多人少年时就有远大志向,欲将来大鹏展翅,服务国家、民族,但是要从哪里做起呢,这里就提供了方法。

  那么为什么紧接着“则近道矣”,先是“平天下”开始到“格物”,然后再从“格物”到“平天下”,这是思想上先从大往小。是正确的方法论。

  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往往缺少一个高蹈的精神,沉溺于小我和生活的细节。

  其实生活的细节在现实中只是处理的技巧而已,没有高大的精神支撑着,也是很难去处理那些小事和小是小非的。

  比如说,我们遇到一点小事就很容易生气,很容易生气的人是没有好好地学习和领悟大道,心胸不开阔,心中没有宏大的东西。

  如果你心里有了宏大的东西,小事情就看的开,甚至屈辱也看得开,别人当你傻也不在乎。

  这段话的含义相对比较明了,历来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格物“。

  对“格物”的认识,也就是所谓“朱学”和“王学”的区别。

  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钱穆点评:“此则说成‘格物在致知’矣。可证‘格物’一解,汉儒已失其义。阳明以‘致良知’说《大学》‘致知’,其误亦在此。”

  王阳明把“格”理解为“正”(动词),格物就是正物。

  另外,致知的“知”也小有争议,但不如“格物”争议那么大。

  实际上,宋代儒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或理学。理学的究竟从”格物“就可以窥见端倪。

  格物在宋儒那里就是研究、探究的意思。

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