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最受用的十句话,句句抵万金

  常有人问我,《论语》或孔子的章节(话语)那么多,佳句、妙句、警句比比皆是,能否推荐个“十大金句”、“五十大妙句”之类,便于大家记住并用作鞭策?

  其实,我很早想这么做,但一直没有做。一是因为太难,挑五十句都很难,挑十句实在是太难了,生怕漏了珠玑,对不住古圣贤,也对不住大家。二是正因为太难,看似很简单的命题作业,做起来要花很多时间,这也是我很少写文章的原因之一。

  孔子的话语见于各种典籍,不唯《论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穷尽其出处,有些出处还不见得可靠。还是从《论语》取材吧,我试着从中选一选,就不局限于孔子所言了。

  经典著作之所以盛久不衰,在于其超越表象,直指存在之本质,贴近天道人心。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段,对经典著作的理解角度和汲取重点不同。

  有人说,那都是“封建糟粕”了,都是“卫道士”的话语,用来教育人的,中国就是被这些东西害惨了。对这样的不仁不智的话语和想法,我往往很无语。他们不知道人是需要教育的(如果让他放任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却又不干了,觉得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也不认识到是自己没有做好,却怪起古圣先贤来了,是何歪理!

  好吧,我就勉为其难,从最普适的范围,从人生受用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挑出十个“金句”来,并简单附列个理由,供大家参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

  这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的第一章,即《论语》的总第一章。能成为《论语》的第一章当然不是巧合。孔子可谓是民间办学(办“私学”)的第一人,不能确凿地说孔子是最早者,但结合其办学之成就,“第一人”之称号不虚。既然办学,“学”字自然首当其冲了。

  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而言,乃至放大到全人类、全地,甚至全宇,学习是第一要务。我们来这世间就是学习来的,修行来的。人类社会不学习也不行。甚至宇宙的一个核心本质就是学习,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大生命,是有意识的,也需要发展。这是学的重要性。学习要和实践(“习”)结合,实践中的学习才是生命本身的要求和喜悦(说)。

  人类是群居生物,不唯人类如此,各星球、星系亦如是。《易传》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莫不需要共鸣和辅济。人生若没有精神上的好友或知己,实在是太孤独了,或者说太失败了。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我们可以从同道那里见到自己的生命和宇宙的流转。

  中华之风可谓君子之风。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很难,但以“君子”来要求自己,总是会接近一点。人没有不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的,但是大家不知道你、不理解你、不来与你相交,甚至轻薄你,能做到不愠怒、不懊恼、不烦闷吗?这是需要一定境界的。只有做到内心自足、静定,方有可能。如果能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了解人生的意义和道的本质,那就能做得更好。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二句﹞

  这句话出自《为政篇》(第二篇),可谓人莫不知,但真正理解透的人很少,历代注家也鲜有正解者。

  从表面上理解,就是说学习要和思考结合,单一的只顾学习或只顾思考都是不好的。如果这么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就差不多成了废话。人是智慧生物,学习的时候当然会思考,只是各人的思考程度和角度、方法不同而已。

  尤其当代社会,主动学习者不少,或出于兴趣,或因为迷茫,或迫于生存,原因不一。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相当多的人近乎每天都在“充电”,各种报班,刷小视频,忙得团团转。这时就要好好领会孔夫子的这句话了。

  学习的基础或学习接触到的表层,首先是知识点。尤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点、信息点太多了,所谓的专家、名家也太多了。咱不说骗人的、忽悠人的,光说真有本事的,你也确实可以从中学到点知识。但是知识的海洋就像一张网(罔),里面有无数知识点,你若没有一个整体感、方向感尤其是孔子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你就容易陷进去了。所以要思考,思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鉴别和取舍,如何建立自己的框架和体系,如何“一以贯之”。

  当然每天沉浸于所谓的“思考”则是更不好的了。“思”若没有“学”的支撑,就是空的,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自以为寻着了真谛,那就是危险了,也是白白荒废了时光和生命,这就是殆。朱子说的“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是近似这个道理。而如何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还需有明师带领。

  这句话表面上看只跟学习有关,实际上是可以贯穿整个人生的,对于从政、从商亦然。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第三句﹞

  这句话系《里仁篇》第一章。从表面上看,是讲选择居住地要选风气好的地方,很多注家亦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这样理解不是不可以,只是“着相”了。孔子只是举了选择居住地这么个例子,等于是打了个比方,强调的是“处仁”且“处仁为知(智)”。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如何安放身心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内求的问题。此处“里”便有了一语双关的作用了,虽然在古代“里”和“裏”是两个字,意义不同。

  很多人经常从直接功利的角度考虑问题,“仁”有什么好处呢?我干嘛要处于“仁”呢?我仁、别人不仁,我岂不是傻瓜、笨蛋吗。我用“直接功利”这个词,并不否定“功利”,只是要超越功利,并看长远些、看深些。

  人的品德和福气都是靠修来的,这需要自觉和长期坚持。而选择是第一位的。你选择了,并且去做,一直去做,你就改变、提升了自己,就会有人格魅力,也能开发自己的智勇,进而拓展了人际空间,增加了好运,这算不算是一种大聪明呢。

  如果不选择,不下决定、决心,摇摇摆摆,或滑头滑脑地根据具体事项而定,这就不可能得到正面的结果。我们人活天地间,一切只是个回响。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第四句﹞

  此句亦出于《里仁篇》。“仁”是儒学或孔学的核心概念,所以再举一与“仁”有关且可具体识仁求仁的章句。选这句时犹豫了下,这句话似乎并不那么优美、有张力,也不有名,但是此句是反向知仁,角度很好。

  人常说,“仁”太难,也抽象,理解起来、做起来不知所由。这里便指出了个方便法门:观过。

  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会有过的,只是圣贤之过非恶,且能不掩饰、及时改之,反而增添了其光辉。所谓“过”,不仅是指人犯下的过错、过失。过与不及,皆不中也。仁亦中道。

  仁乃天地之大义。而天地之内,常有失时、失序、失理者。若你好好学习《易经》,便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妙蕴了。

  投射到人类社会和我们个体身上,自然免不了“过”,此“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于其党”。“党”并不可怕,也是自然属性,有万物即有“党”,《易•同人•象》所谓“君子以类族辨物”是也,亦“理一分殊”之体现也。

  党者团也,团者党也。党团是以不分家。然,我们生存于这个宇宙中,是有其整体性、共性的,仁是要依着这整体性、共性出发的。若我们过分强调、凸显个性,而忽视乃至伤害整体性、共性,就是“过”了,既是错失,也是不中。所以不可以尽把自己给团起来,狭隘偏私,也不能尽在小圈子里党起来。不把小我与大我打通、融贯,焉能不过。

  此句,历代注家正解者不多。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五句﹞

  此句还是出自《里仁篇》,是千古名句,引用者、注释者甚众。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句话好是好,可是“不接地气”,我们普通人用不着,与先生您说的“从人生受用的角度”不太符合。非也。

  我们观自己,并观亲友故旧,是知人人皆对人生的意义有个疑问,皆不免有多多少少的迷惑,即使锦衣玉食,或在外人看来似乎人生圆满,但自己总觉得有不踏实处,无归宿处,不满足处。这样的现象就体现了我们活着不仅是为着物质的丰薄、肉体的悦快。人是有灵性的智慧生物,自然是有着精神上的内在追求的。只是这种追求在很多日常时间中被掩没或遮抑了。

  以道为名。《老子》曰:“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只是这个最大、最根本的、最终极的东西,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圈、信仰群体中,内容不同。而中国人通常谓之为“道”。

  道最大,也最小,因为它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既不可见又无处不在。从道里面,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本质、本原,可以照见自己,如面对烛光下镜子里的自己一样真实。如此人生便有着落了,有靠了,也便有信了,不惧生死了。

  于是,我们的肉身、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展开,便实在而放松了,人得自由了。岂曰非“人生受用”之角度耶?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第六句﹞

  这句话可以作为所有人的座右铭,一生都够用,差不多全包括了。

  心要向着道,要不离大本,要追求真理,这便是“志于道”。这样,人生的大方向便对了。

  而在整个人生的历程实践中,则需时时立稳在“德”上。德是道的内容和体现,引申出来,也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道德”之含义。失德者,不但被人骂,人有事也只想利用你,而不是诚心和你合作,同时也是失去天地之道义,失败或无立身之地是迟早的了。

  依于仁,是说在大方向正确、心正(志于道)的前提下,在“据于德”的人生实践中,要以“仁”为标准和要求。仁要求我们守中道,要仁爱、宽厚、忠恕。

  游于艺,这里的“艺”可以对应一切具体的职业、爱好、技能,是说人生要落到实处,要有所具体从事,也要有具体的快乐。不然就空了。过分的“看空”只会让人生索然无味,也失去了来此世间修行的载体和用意。

  寥寥十二个字,该有的几乎全有了。虚虚实实、里里外外,很饱满。

  此句出自《述而篇》(第七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七句﹞

  曾子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也是孔子的托孤之人,据说还是《大学》的作者。曾子在《论语》中的分量不小。

  所谓“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涵义有所变化,但是有沿承的。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士”,不论学历、财富、社会身份的区别、差别如何。

  我们人生要成就一番事业,或完成一桩不易完成的心愿,均不可不谓“任重而道远”,这就要弘大、弘扬、发挥我们内在的刚毅、毅力了。若以“仁”为己任则更好。

  有人说我被生下来是偶然,一生是刹那,干嘛不及时行乐,走到哪里算哪里,何况现实又那么逼仄,谈何“远”呢。对此我表示理解,但也知道这问题所在,正是不明道、不“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方有如此不正确的观念和心态,此非说教也。

  人这一辈子,就是让你来实践、修行来的,做得好,还有后面的精彩,做不好,那真的是“灰飞烟灭”。如此想明白了,就不在乎任重道远,不怕吃苦、寂寞、忍耐、精进,直到肉身消亡方才自然地停止了;就会自觉地去“弘毅”,即《大学》之谓“明明德”也。

  此句出自《泰伯篇》(第八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八句﹞

  此句为孔子的又一千古名句,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似有同等之妙而又远胜之。

  天地、日月、山川、人众,一切莫不即时而逝,又莫不即时而生。正是在这生逝逝生的周流中,方得见一整体的生机和意义。我们读此句时,犹见孔子立于川上,其观河流天地,天地河流亦观他,互相走进去了。此化境也。

  于我们所有人而言,若悟到、参透这其中美妙处,怎能不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呢,怎会空负了这美好机缘、美好人生呢。岁月,是时光的岁月,也是我们自己的岁月。以我们的“逝”成就我们的“生”,岂分昼夜欤?是昼亦明,夜亦明也。

  舍者,宿也。莫停,即得大安宁、大休息。大道颇妙,不赘言也,言不尽意也。

  此句出自《子罕篇》(第九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第九句﹞

  此是孔子对“仁”这个主题、概念的所有解释、阐述中相对最切近于“定义”之处。仁者,爱人也。世界上所有主流宗教无不教人:爱人。“仁”非空泛,是有具体内容和所指的,也是可以实践、方便实践的,那就是去爱人。孔子另有言:“泛爱众”。此则孔子之大爱也。

  为什么要去爱人呢?凭啥要我去爱人呢!很多人尤其是受过伤害、吃过亏的人会这么想。那就是你没有想通嘛,不智嘛。

  还是看这一章,樊迟紧跟着又请教“智”(知),孔子回答说:知人为智。即要懂得何为人、如何识人。虽然说孔子的话主要是回答如何识人、用人的,因为樊迟很大的可能是基于从政需要而向孔子请教关于“仁”、“智”的话题,但孔子的回答不仅适用于此。

  人是宇宙的一分子,是可以参与天地之化育的,无论是《易经》还是《道德经》都指出了人之“大”。人若只为私利谋、为喜怒哀乐所控制,就称不得“大”了。人类要认识到自己是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要知晓人之何以为人。天地有直道,故直“能使枉者直”。当然,“枉”也可使直者“枉”,但不过是暂时或局部的,是用以检验和促进直之完整性的。若宇宙以“枉”为本,则宇宙何以得立、得继?早就崩坍了,连立都立不起来。

  既然人、宇宙均是如此,那就直道而行、坦坦荡荡、无需疑虑地去爱人吧。

  此句出自《颜渊篇》(第十二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第十句﹞

  此句出自《卫灵公篇》(第十五篇)

  道,不管你怎么看它、感受它、对待它,它始终就在那里。如孔子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而我们人,无论是个体还是全体,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甚至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弘道。我们在道中,道在我们中,我们若不去弘道,则不能彰显自己的能量与美好,不能“止于至善”。如此,岂不白白来了这人间一趟。修行不到位嘛。

  《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要我们去修,去学习啊。《易•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各正性命即弘道。《易》又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均言人之弘道也。

  人不弘道,则人之“明德”不彰,则道亦不来弘你、提携你。你有多大的道行、多大的福报,在于使多大的力、坚多大的心去弘道,是亦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也。

  【按】以上十句实在不足以全面代表《论语》之精华,故再列五十句,合为“六十金句”吧,正切六十甲子之意蕴。又,几千年来,世人解《论语》常有不得其意者,时间关系,下述五十句不逐句解之了,见谅。

  1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篇》

  1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篇》

  1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篇》

  1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篇》

  1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

  1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

  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

  18.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篇》

  20.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篇》

  21.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篇》

  2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里仁篇》

  23.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篇》

  24.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2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

  26.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篇》

  27.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篇》

  28.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篇》

  2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公冶长篇》

  30.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篇》

  31.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

  3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

  33.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篇》

  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篇》

  35.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篇》

  36.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篇》

  37.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罕篇》

  38.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篇》

  3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

  40.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

  4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

  4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篇》

  43.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颜渊篇》

  4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篇》

  45.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

  46.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宪问篇》

  47.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宪问篇》

  48.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

  49.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篇》

  50.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

  5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篇》

  52.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篇》

  5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篇》

  54.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篇》

  55.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篇》

  5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篇》

  57.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

  58.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阳货篇》

  59.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

  60.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篇》

  来源:東治書院 国学读书网 作者:林辉

  (林辉,易学家,汉学家,诗人。字太初,号真言,又号渡归,浙江台州府人。東治書院院长、首席教习,著有《读易随记》、《林辉诗集》等。)

  (此文系根据访问林辉先生之记录整理,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