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师讲《大学中庸》实录(第一讲)

  • 2024年01月20日
  • 大学 中庸

  只是我们往往在生活中忽视了它,遮蔽了它,我们要让它显出来,让自己亲切感受到,它永在,就在自己里面,会赋予你使命、宁静、向外传达的意愿。

  我们前三至四次课是讲《大学》,后面讲《中庸》,最后一课,把大学中庸连起来看,就会有更好的感受。

  此“德”,也就是《中庸》里面说的“天命之谓性”。

  孔子说过,首先要让自己明达,然后才能去达别人。

  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找回明德,心中拥有明德,这就是明明德的第一步,然后要去明别人,照亮别人,济别人,这是第二步。

  明别人之后,会反馈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更加明,又坚定地再去明别人。这是第三步。如此循环往复,精进不止。

  当然,这所谓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不是严格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划分的。三步是同一的。

  对于圣贤来说,他比我们常人更容易明到他自己的明德。

  我们常人,要付出更多努力,参与更多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明到我们的明德。

  但是学习,不论对于圣贤还是常人,都是必须的,不是说圣贤是不需要学习的。

  对于王者,统治者,领导者,尤其需要明明德。

  位置更高,责任更大,义务更重。

  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是群居性生物,有两个人就有区别、有了社会的前奏,三个人就构成社会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诉求,这时候需要秩序、伦理、规则,需要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大家先天具有的本性,而不是人为搞出来的契约。

  这个大家先天具有的本性而且是美好的东西,就是明德。

  所以,每个人都要明自己的明德。身处高位的人,更加要如此。

  德不匹位,是祸害大家也祸害自己的。

  中国人的哲学或文化,讲的是生命体验,技术上走的是生命科学,社会学注重的是伦理。和西方文化是有差别的。不能说绝对谁高谁低,至少是各有特色的。

  一个社会,要有共同的价值准则,这个价值准则只能是天赋的道德核心。

  明明德的核心是什么?是明。既要是光明的本体,也要光明地弘广它,这是用。而用最终会返回到本体。

  《论语•述而》有言,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担心的四件事,排在第一位的是德之不修。

  全社会都德之不修了,或者以修德为耻,这个社会就出问题了。

  或者说,以制度为万能,以法律为一切准绳,这个社会也是生病了。

  因为这都是没有内观的,没有直接面向生命的本质、存在的价值。

  我们人类生命不是机器,不是模具,不是植物。

  中医和西医的根本差别也在这里。西医把人当作人之外的客体,使人物化、异化。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明明德”的解释是略显牵强的,也带有宋代理学的特色。

  朱熹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但是《朱熹语类》里就比较清晰了,“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

  我们看下道家的吧。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说“自知者明”,这个自知不是我们现在语境常用的自知这个含义层面。

  我们现在经常说,人要有自知之明。但是如何算自知呢,知道什么呢,知道什么才算明呢。

  我这里不展开说《道德经》,《道德经》的专项课,安排到以后去讲。

  这里拿《大学》去对照,“自知者明”,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天赋明德并且去光大它,这才算是真正的明。

  佛家的“开悟”,英文叫做:enlightenment,我们可以注意到,中间有个light,light前面是en,后面是en,就是要进入、居于、活跃于这个状态。

  这个light就是明。

  《坛经》的“般若品”讲: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