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经典:义理术数200部古籍典要
易经术数(146部):71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是中国汉代天文学的重要研究成果,于1973年在湖南省马王堆汉墓中被发现。全书由整幅丝帛抄写而成,约有8000字,前半部为《五星占》占文,后半部为五星行度表。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在中国学者的努力下,已经译成了现代文,并收录在1974年出版的《文物》及《中国天文学文集》中。
《五星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的观测记录,以及对其运动轨迹和规律的分析总结。其中,金星和土星的会合周期等数据都远较后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及《史记·天官书》更为精确。例如,书中指出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与今测值583.92日仅相差0.48日,误差非常小。此外,《五星占》还保存了甘氏和石氏天文书的一部分,其中甘氏的尤多,这使得它在天文史的研究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更为特别的是,《五星占》不仅是一部天文学著作,它还反映了当时的占星术和岁星纪年法。例如,书中解释了岁星(木星)纪年法的原理,并描述了岁星在五行中的地位及其运动规律。这种将天文学与占星术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五星占》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同时,《五星占》的成书时间比《淮南子·天文训》及《史记·天官书》都要早,而且其中关于五星运行规律的数据精确性令人惊讶。这表明在汉代,我国的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外,根据《五星占》中记载的观测数据,学者们推测当时已经使用了浑仪一类的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并且这种仪器能够相当准确地测定大行星的视运动规律。
总的来说,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的重要资料,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
易经术数(146部):72 梅花易数-宋-邵雍
《梅花易数》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占卜法经典,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该书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邵雍,字尧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称。他精通数学、易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创立了先天象数学,成为北宋五子之一。邵雍的学问渊博,尤其擅长梅花易数,其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为后世传颂。
《梅花易数》的起源可追溯到汉易,它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该书蕴含了丰富的古代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数学方法,因此也被学者称为“《易学经典》中的数学”。
《梅花易数》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用于占卜吉凶祸福,还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哲学和智慧。例如,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等,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梅花易数》也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修养在改变命运中的重要作用。
邵雍在得到《梅花易数》后,悉心钻研,不断实践。他通过观察梅花枝上的鸟雀争斗等现象,成功预测了未来的事件,使得梅花易数开始传世。这些实例不仅展示了邵雍高超的占卜技艺,也体现了《梅花易数》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易经术数(146部):73 秘本诸葛神数-三国蜀-诸葛亮
秘本诸葛神数并非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
诸葛神数,又称诸葛灵签或孔明神数,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一种占卜方法。这种占卜法以三百八十四爻的大易数进行占卦,其谶语句法长短不一,寓意深远,对占卜者的思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对那些正处于彷徨迷惘中的人来说,诸葛神数有助于他们拨开云雾,重见天日,找到前进的方向。
易经术数(146部):74 命理探源-民国-袁树珊
《命理探源》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命理学家袁树珊所著的一部关于八字命理的研究之作。袁树珊不仅精通医学,还是一位深谙星相学的大家,他的这部作品在命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袁树珊在《命理探源》中,对星命之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识到,虽然很多人对星命之学有所研究,但往往存在文无诀、诀无文的问题,或者诀与文都显得鄙俚,这使得很多有志于学的人难以深入。因此,袁树珊在书中致力于揭示前人秘诀,穷源竟委,以期让学者能够明了命理之真义。
此外,袁树珊的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而且其文字渊雅,议论明通,这使得即使是普通的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这种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使得《命理探源》在命理学界广受欢迎,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命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易经术数(146部):75 命理正宗-明-张神峰
《命理正宗》是明代命理学家张神峰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张神峰深入探讨了命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尤其注重生辰八字、面相和手相的综合分析。他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细致观察和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个人命运和性格的途径。
张神峰认为,生辰八字是命理学的基础。他详细解读了出生年、月、日、时四柱天干地支的组合关系,以此分析一个人的命运走向。同时,他也注重面相和手相的分析,认为这两者能够进一步揭示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运势变化。
在《命理正宗》中,张神峰特别强调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对命运的影响。他通过对五行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了解自身五行属性的强弱,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五行平衡来改善运势。
此外,张神峰还提出了独特的八字归秀法,这是一种以全局五行流动气势为主,看五行流动归秀于何处取用神的命理分析方法。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旺衰论和格局论,认为这两种方法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命运。而归秀法则更注重全局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
易经术数(146部):76 平沙玉尺辨伪总括歌-清-姜垚汝
《平沙玉尺辨伪总括歌》是清朝姜垚汝的作品。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地理风水学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首先,从标题“平沙玉尺辨伪”可以看出,姜垚汝意在通过“平沙玉尺”这一工具或方法,来辨识地理风水学中的真伪。这反映了他在这一领域的严谨态度和求真精神。
诗歌的内容,则进一步展现了他对地理风水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他批判了当时一些流行的错误观念,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他的研究在当时的地理风水学界独树一帜。
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对地理风水学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体现了姜垚汝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造诣。
易经术数(146部):77 平砂玉尺辨伪-明-蒋平阶
《平砂玉尺辨伪》是明代蒋平阶所著的一部作品。蒋平阶,原名雯阶,字驭闳,后改平阶,字大鸿,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官员。他出生于华亭张泽(今上海松江区张泽镇),并在此地长期生活。蒋平阶不仅文采斐然,尤工词,为云间词派代表人物,而且他在地理学和风水学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平砂玉尺辨伪》是蒋平阶对当时流行的地理风水学说进行辨析和批判的著作。在书中,他针对一些伪书和谬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反驳,力求还原地理风水学的真实面貌。蒋平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对地理风水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使得这部著作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外,蒋平阶在《平砂玉尺辨伪》中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对于地理风水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注重实践和应用,将地理风水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得这部著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总的来说,《平砂玉尺辨伪》是蒋平阶在地理风水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体现了蒋平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也展示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卓越贡献。这部著作对于我们理解明清时期的地理风水学发展,以及蒋平阶个人的学术成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经术数(146部):78 平砂玉尺经-元-刘秉忠
《平砂玉尺经》是元代刘秉忠所著的一部经典之作。刘秉忠,字仲晦,号藏春散人,是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数学家和诗人。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尤其擅长天文、地理和数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平砂玉尺经》是一部集大成的风水学著作,系统总结了古代风水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分为若干卷,内容涵盖了风水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形势、理气、择地、立向等。刘秉忠在书中详细阐述了风水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风水学的精髓。
在《平砂玉尺经》中,刘秉忠强调了风水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地方的风水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命运和福祉。因此,他提倡人们要认真研究风水学,以便在选择居住环境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风水学,避免盲目迷信和滥用。
值得一提的是,《平砂玉尺经》不仅在风水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和数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刘秉忠的文笔优美,语言简练,使得这部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此外,他在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风水学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和推理,展示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易经术数(146部):79 奇门宝鉴御定-唐-徐道符
《奇门宝鉴御定》是唐代徐道符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徐道符作为一位杰出的道家学者和预测家,他的这部作品在古代文化及预测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奇门宝鉴御定》的基本内容和特色。这部著作主要涵盖了道家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奇门遁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分析宇宙规律来预测未来走势,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徐道符在书中强调了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宇宙的运行规律,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同时,他也深入探讨了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命运和运势。
在奇门遁甲方面,《奇门宝鉴御定》详细介绍了各种奇门遁甲的布局和运用方法。这些布局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身的气场,改变运势,实现个人目标。徐道符在书中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使得这部著作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奇门宝鉴御定》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这部作品不仅为后世的预测学、道家思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反映了唐代时期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奇门宝鉴御定》作为一部古代著作,必然受到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们需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其中的观点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理解和运用。
易经术数(146部):80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明-刘伯温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是一本历史悠久的古籍,相传为明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刘伯温所著。刘伯温,字伯温,浙江青田人,被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后世对他的评价甚高,认为他是明朝开国功勋中仅次于徐达的人物。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作为一部涉及古代方术的重要著作,主要探讨了奇门遁甲的精髓与运用。奇门遁甲,原是中国古老的一门术数,往往被认为是做占卜之用,有一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按照功能划分,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
刘伯温在书中详细解析了奇门遁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核心要素。他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经验,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预测吉凶祸福、指导决策和规划行动。
除了基本的理论解析,刘伯温还深入探讨了奇门遁甲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应用。他认为,通过运用奇门遁甲,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时机、规避风险,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在古代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但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迷信成分。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这些内容往往被视为缺乏科学依据和实证支持。因此,在阅读和理解这本书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既要尊重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也要避免盲目迷信和过度解读。
共20页 上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