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经典:义理术数200部古籍典要

  易经术数(146部):141 宅法举隅-清-锡山

  《宅法举隅》是清代锡山等人编撰而成的阳宅风水学典籍,被历代研究风水者奉为必读之书。该书深入探讨了风水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旨在指导人们如何选择和建造有利于居住环境的住宅。

  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涵盖了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宅法举隅》中,锡山等人充分运用了这些学科的知识,通过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等要素的综合分析,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和建造住宅的科学依据。

  该书的特色在于其系统性和实用性。它不仅详细阐述了风水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使得《宅法举隅》成为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著作。

  此外,《宅法举隅》还强调了风水学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正确运用风水学的原理和方法,人们可以打造和谐健康的居住环境,从而改善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风水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其理论和方法可能在现代社会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因此,在运用《宅法举隅》等风水学典籍时,我们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传统文化遗产,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研究风水学。

  易经术数(146部):142 宅经--

  《宅经》又名《黄帝宅经》,是一本古代建筑布局学著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同时,书中也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命运不仅受到宅居布局的影响,更受到自身品德和行为的制约。这些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宅经》的作者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虽然传统上认为该书是东晋的郭璞所著,但经过历史考证,郭璞生活在东晋时期,而《宅经》的序文中出现了唐朝的李淳风和吕才的名字,因此有观点认为《宅经》并非郭璞所著,而是唐朝之后的某位地理先生假托郭璞之名所写。

  书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凡修宅次第法、阳宅图说、阴宅图说等几部分,主张住宅要与墓穴配合,强调宅比墓更重要,并提出了“墓凶宅吉,子孙官禄;墓吉宅凶,子孙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孙荣华;墓宅俱凶,子孙移乡绝种”的观点。

  易经术数(146部):143 张果星宗-明-佚名

  《张果星宗》是一本中国古代的星命学著作,被誉为中国传统星命学的集大成之作。传说中,该书由唐代的星命鼻祖张果所著,因此得名。张果,民间传说中常被提及为“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其星命学的造诣深厚,对后世影响深远。

  《张果星宗》成书于明朝时代,是星命学领域的一部重要典籍。尽管该书并未被《四库全书》收录,但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它被归类于艺术类星命部内。书中内容涵盖了星命学的多个方面,如先天心法、后天口诀、至宝论、分金论等,都是张果星命学之经验介绍。此外,书中还涉及星格的形成与解读,以及玄妙经解等深奥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张果星宗》不仅包含了张果的经典论说,还广泛汲取了历代著作的精华及天文学成果。这使得该书成为研究星命学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在星命学领域,该书被视为星家之渊海,术者之指南,对于后世的星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张果星宗》作为一部明朝时期的星命学著作,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象的深入观察和研究,也展示了星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易经术数(146部):144 正易心法-宋-麻衣道者

  《正易心法》是一部重要的易学著作,全名《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由宋代的麻衣道者撰写,宋初的陈抟为其作注。该书在华夏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未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

  麻衣道者,又称麻衣道士,为五代宋初活跃在山陕地区的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精通相术,擅长易学、术数,并将这些领域的知识融为一体。麻衣道者生于北宋年代的河南南阳内乡,是陈抟的老师,被赞誉为宋代的一位仙风道骨式传奇高道。陈抟与麻衣道者同在崇龛(今四川省安岳县境内)修道,后来又同在华山论道,两人思想相通,情感笃深。陈抟对麻衣道者十分尊崇,称赞他“道德高杰,学通天人”。

  《正易心法》主张用“活法”自悟易道,体现了一种超越后天之是非知见、契证先天之觉性的意识。它建构了由“无”(无极)入“有”(太极)的宇宙化生模式,并从符号象征的向度来诠释“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此外,《正易心法》还体现了陈抟的“先天易学”思想,纠正了儒家传统易学中的一些错误。

  该书共有四十二章,每章四句为心法,每章之下附有训解,称之为“消息”。这些内容都体现了正易、心法和消息等概念,揭示了该书复归易学及糅合心性之学的旨趣。书中的注文与正文相互发挥,珠联璧合,反映了象数派易学的特色。

  易经术数(146部):145 周公解梦--佚名

  《周公解梦》是一本根据人的梦境来卜吉凶的解梦书籍,书中对七类梦境进行了解述。周公即周公旦,是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家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

  《周公解梦》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物类梦境解析,例如死人、女人、父亲、婴儿、同事、朋友等各种角色,以及身体器官、称谓等。这些解析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梦境的理解和解释,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和观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周公解梦》作为一本古代的解梦书籍,其解释和预测大多基于当时的观念和文化背景,与现代科学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理解和应用《周公解梦》时,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避免盲目迷信或过度解读。

  同时,每个人的梦境都是独特且个人化的,可能受到个人的经历、情感、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解读梦境时,应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解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周公解梦》中的解释。

  易经术数(146部):146 周易尚占-元-李道纯

  《周易尚占》是元代道士李道纯所著的一部卜筮之作。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湖南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他博学多才,精通内丹学,并且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周易尚占》作为卜筮之捷法,其主旨明确且言辞切近。书中对于卜筮的阐释,既强调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李道纯在书中指出,卜筮之道并非完全可信,也不应完全否定,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他也强调了明本、明体、变通明用的重要性,这是理解和运用卜筮之道的关键。

  在《周易尚占》中,李道纯展现了他深厚的易学造诣和内丹学理解。他通过分析爻辞,深入揭示了易理之趣,其言辞朴素而不失深度,充分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和精湛技艺。

  易经术数(146部):147 子平真诠评注-清-沈孝瞻

  《子平真诠评注》是清朝著名八字理论家沈孝瞻的著作,为八字命理学经典之作。沈孝瞻是进士出身,其命理学研究主要为理论阶段,类似现代的教授博导研究《易学经典》以卦爻辞为主。

  该书的核心论命主线包括五行、干支、十神、用神、相神、格局、行运等七个方面。其中,干支及五行的由来、干支旺衰的判断、干支相互作用及产生的十神等是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干支旺衰的判断,论述条理清晰,操作性强。第二部分则详细阐述了用神的概念、取用神的方法、用神如何定格局的高低变化,以及相神的概念和吉、凶神成格破格的问题。

  从实际内容看,《子平真诠评注》不仅很好地解释了《渊海子平》的核心理论,使原始命学不再因论述简明而引起歧义,而且行文毫不婉转委曲,句句直指要害,论述精辟有力,使命学避免玄学和不可知论的桎梏,走向了更加有核心、有重点、有条理的分析方法。

20页 上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