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经典:义理术数200部古籍典要
易经术数(146部):101 三命通会-明-万民英
见 易经术数(146部):94 穷通宝鉴-明-余春台
易经术数(146部):102 三命指迷赋-宋-岳珂
《三命指迷赋》并非宋代岳珂所著,实际上它出自宋代另一位学者之手,名为珞禄子或珞琭子。这部赋文主要探讨命理学中的核心观点和原理,通过一气、两仪、五行等哲学概念,阐述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的命运与这些规律之间的关系。
在《三命指迷赋》中,作者详细解析了人的命运如何受到出生时间、地点以及天地五行等因素的影响。赋文强调了命运的可预测性,以及通过命理学知识可以洞悉人的吉凶祸福。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命运,既要相信命运的存在,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岳珂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官员,他在经学、史学和哲学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与命理学著作《三命指迷赋》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将《三命指迷赋》归于岳珂名下是一个误传。
易经术数(146部):103 山洋指迷原本-明-周景一
《山洋指迷》是明代周景一所著的一部风水学著作。该书被视为风水学的高层心法,不同于一般的风水学著作从龙、穴、砂、水向来讲解风水,而是分山龙平洋龙来分论。在书中,周景一提出了山龙专重开面,平洋专重束气开口,占地步则山洋均重的精论。
周景一先生是明朝初期台州郡人,善于堪舆之学。他所著的《山洋指迷》四卷被历代人们珍为家藏,递传弗失。每篇先言龙脉,次及砂水穴情,对龙穴真伪大小了如指掌。其中,山龙体穴形篇提出“穴后宜分不宜合,穴前宜合不宜分”,平洋龙体穴形篇则提出“穴后束气为证,穴前以明堂聚处为凭”。真龙落脉全在垂头,开面结穴全在球檐毡。乳突窝钳及龙体穴形诸篇,尤为穴法精粹,应推为峦理上乘。
《山洋指迷》作为一部风水学著作,其价值不仅在于其提出了独特的风水理论,更在于其对于中国古代风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也需要注意到,风水学并非科学,其观点和方法并未得到现代科学的验证。因此,在阅读和使用《山洋指迷》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盲目迷信。
此外,关于《山洋指迷》的版本问题,历史上存在多个版本,如清光绪刊本、道光八年版等。不同的版本可能在内容、注解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异,读者在选择版本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挑选。
易经术数(146部):104 神峰通考-明-张楠
《神峰通考》是明朝命理学著作,作者为张楠(字神峰,号逸叟神峰,或神峰子)。这本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所著,可以说是他积数十年实战经验的心血结晶。张楠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因此他的这部作品在命理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在《神峰通考》中,张楠不仅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还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提出了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独特观点。他对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非常直白的注解,使得当今普通学命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是学习传统子平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外,张楠在书中尊其正理,辟其谬说,使庸者自聪,智者大成。他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深化命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神峰通考》与《渊海子平》、《滴天髓》、《子平真诠》、《三命通会》、《命理探源》、《穷通宝鉴》、《星平会海》、《命理约言》、《千里命稿》统称为命理学中的十大名著。
易经术数(146部):105 神机妙算一掌经-唐-张遂
《神机妙算一掌经》并非唐朝张遂所著,而是后世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品。该作品在命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融合了多种命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人的命运。
对于《神机妙算一掌经》的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命理学知识和理解力。它不仅仅是对人生命运的简单预测,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通过对一掌经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易经术数(146部):106 神相全编-宋-陈抟
《神相全编》并非宋代陈抟所著,而是题其名为秘传,由明代袁忠彻订正。此书是中国相术典籍的集大成之作,几乎囊括了中国相术的所有领域,包括麻衣道者、张行简、袁柳庄等相学大师的经典力作。全书十二卷,首一卷,收录了各个时期的30多位著名相术学家的300多篇相法。
陈抟是五代末北宋初的道士、道教学者,他早年读经史百家之言,有拨乱济世之志。然而,他并未中举,遂隐居武当山九室岩,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石室,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陈抟在思想上融儒、释、道三教学说于易学之中,创立了“先天易学”。
易经术数(146部):107 神相铁关刀-清-云谷山人
《神相铁关刀》是明清时代的一部相学著作,由云谷山人所著。这部作品在民间长期流传,对社会大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涵盖了相学的四大类基本内容:基础类、综合类、意义类以及官纹类。它不仅从这四个方面对人的命相进行了详细论述,还提出了“结穴相法”这一全新的相术学说,为相学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神相铁关刀》还附有命相学大师袁树珊编撰的《中西相人探原》。这部著作不仅适合相学爱好者阅读,对于希望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学的人来说,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易经术数(146部):108 数术记遗-汉-徐岳
《数术记遗》是汉代著名数学家徐岳编撰的一本数学专著。该书介绍了我国古代十四种算法,包括积算(筹算)、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珠算、计数(心算)。其中,“珠算”之名首见于此书,其计算方法就是现在珠算中的五升十进制。徐岳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珠算”概念和“算盘”记录者的人。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数级和最大数的概念,并搜集了先秦以来大量的数学资料。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数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后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徐岳的《数术记遗》以与刘洪问答的形式撰写,语言简洁明了,思路清晰,体现了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独到的数学见解。在历法方面,徐岳也有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并将此历法传授给吴国中书令阚泽,使历法得以在吴国实行。他的这些成就不仅为当时的数学和天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数术记遗》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史上也存在一些争议。清朝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该书可能是后人伪托徐岳之名所作。但无论如何,这并不影响《数术记遗》在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易经术数(146部):109 太清神鉴-五代-王朴
《太清神鉴》并非五代王朴所著,而是明朝刘伯温编整的作品。这部相书广为人知,后被历代宫廷视为密藏,皇帝禁令不可外传,被视为各色相人高士梦寐以求的相学宝典。刘伯温以此书原理作为重要佐证,用于断人贵贱。
《太清神鉴》从手纹、面相、骨骼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涉及了姿态、眼神、气血、语气、音调、卧姿和脚步的急缓等其它相书所没有的内容。全书共分为六卷,旧本题为“后周王朴撰”,但实际上王朴是五代时期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与此书并无直接关联。
易经术数(146部):110 太玄经-汉-杨雄
《太玄经》是汉代扬雄所撰的一部重要著作,也称为《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或《玄经》。扬雄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作为最高范畴和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太玄经》模仿《周易》的体裁而成,分为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其赞辞相当于《周易》之爻辞。书中揉合了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这三家思想的混合体。扬雄运用阴阳、五行思想及天文历法知识,以占卜之形式,描绘了一个世界图示。此外,《太玄经》还包含了一些辩证法观点,对祸福、动静、寒暑、因革等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况均做了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四库全书》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将《太玄经》改为《太元经》。此外,《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二卷,《文献通考》作十卷,这些不同的版本和卷数可能反映了该书在历史上的流传和整理情况。
共20页 上一页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