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海随语(十二):​修正自己的轨道

    故海随语(十二):​修正自己的轨道

    【执道】《老子道德经》完全不同于其他古书,由于原书残缺,历代注本改动很大,所以,深入专研下去,等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写一本书。也就是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道德经》,确是中国文化,甚至人类文化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像《易经》《论语》《金刚经》《坛经》这些,基本上就是照本而悟,述而不作。

    故海随语(十一):​本自性空而不生不灭

    故海随语(十一):​本自性空而不生不灭

    【活】老子说,贵大患若身。又说,贵身者可以把国家天下托付给他。人生七十古来稀,诚不欺我等。数据表明,能活过70岁的人不到一半。所以,有网友说,60岁后是能活一年是一年,70岁后是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80岁后是能过一天是一天。【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遇见或不遇见我,都一样。对于这个使

    万法尽在自心

    万法尽在自心

    据我观察,身边,以及这个世界,99.99%的人做不到心念如一。所以,儒家把至诚当做最高追求,金刚经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做真正的觉悟。许多人嘴巴常动,念头常起,但无心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此我执不放,迷障深重。须知,万法尽在自心。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孔子也非常诚实地自我反省,君子之道的四条,丘未能一焉

    王弼与家道传承

    王弼与家道传承

    刚才偶然发现,王弼只活了23岁,但是我们搞经学的,他是绕不过的千古牛人,他注解的《道德经》和《周易》必看。可以想得到,他没有家底,连书都读不起。说明一个家族要出一个流芳百世的大人物,没有先祖,父辈的铺垫,是几乎不可能的。而且根本不是一代两代三代,是数十代人的积淀。再说说孔子吧,他虽然穷,但是有身份,

    六经精要: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怎么得其正宗?

    六经精要: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怎么得其正宗?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怎么学才能得其正宗?《礼记》经解里专门讲了,讲得非常有深度。这对于我们后世学习六经太重要了,因为古往今来大部分人都会走偏。孔子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我概括为情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我概括为实道。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我概括为融道

    故海随语(十):古往今来,多少人抱怨行道之难

    故海随语(十):古往今来,多少人抱怨行道之难

    【行道】古往今来,多少人抱怨行道之难,空有一腔热血,而不能施展才华,实则不应时,不得势也。治世之能人与乱世之英雄同出一辙,皆四两拨千斤而已。行道犹御马,马病以医,马弱以养,马壮以战。【年少】​庆幸年少,回忆年少,做回年少。​弱者道之用。​事物必在弱的状态下才会趋于变强,而

    《道德经》有许多心法玄机

    《道德经》有许多心法玄机

    一般来说,自己去看《道德经》的书,通过译文,注解是不能真正读懂的。儒释道的许多经典我都在着手注解,受限于篇幅和手法,许多心法玄机并不能一言而尽,一点而明。这只能在今后通过一些随缘的讲课来弥补。听不到我的课,只能继续寻寻觅觅了。比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摊开了说,就是老子把宇宙的运行假设为一个字

    尊卑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

    尊卑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

    尊卑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尊卑的真正用意是让拥有尊位身份的人自己贵重自己,不要给脸不要脸。让卑微的人自强不息地忙起来,别想那些没用的,干就是了,通过劳碌,劳其筋骨,或能降大任,边干边想,或能知天命,为什么卑微?​因而,他们犯错了,惩罚就完全不一样。才来了个非常人性的,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