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海随语(十二):修正自己的轨道
【执道】《老子道德经》完全不同于其他古书,由于原书残缺,历代注本改动很大,所以,深入专研下去,等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写一本书。也就是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道德经》,确是中国文化,甚至人类文化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像《易经》《论语》《金刚经》《坛经》这些,基本上就是照本而悟,述而不作。
- 2025-08-17
- 故海|随语 「故海文集」
【执道】《老子道德经》完全不同于其他古书,由于原书残缺,历代注本改动很大,所以,深入专研下去,等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写一本书。也就是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道德经》,确是中国文化,甚至人类文化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像《易经》《论语》《金刚经》《坛经》这些,基本上就是照本而悟,述而不作。
【活】老子说,贵大患若身。又说,贵身者可以把国家天下托付给他。人生七十古来稀,诚不欺我等。数据表明,能活过70岁的人不到一半。所以,有网友说,60岁后是能活一年是一年,70岁后是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80岁后是能过一天是一天。【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遇见或不遇见我,都一样。对于这个使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怎么学才能得其正宗?《礼记》经解里专门讲了,讲得非常有深度。这对于我们后世学习六经太重要了,因为古往今来大部分人都会走偏。孔子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我概括为情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我概括为实道。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我概括为融道
【行道】古往今来,多少人抱怨行道之难,空有一腔热血,而不能施展才华,实则不应时,不得势也。治世之能人与乱世之英雄同出一辙,皆四两拨千斤而已。行道犹御马,马病以医,马弱以养,马壮以战。【年少】​庆幸年少,回忆年少,做回年少。​弱者道之用。​事物必在弱的状态下才会趋于变强,而
一般来说,自己去看《道德经》的书,通过译文,注解是不能真正读懂的。儒释道的许多经典我都在着手注解,受限于篇幅和手法,许多心法玄机并不能一言而尽,一点而明。这只能在今后通过一些随缘的讲课来弥补。听不到我的课,只能继续寻寻觅觅了。比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摊开了说,就是老子把宇宙的运行假设为一个字
尊卑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尊卑的真正用意是让拥有尊位身份的人自己贵重自己,不要给脸不要脸。让卑微的人自强不息地忙起来,别想那些没用的,干就是了,通过劳碌,劳其筋骨,或能降大任,边干边想,或能知天命,为什么卑微?​因而,他们犯错了,惩罚就完全不一样。才来了个非常人性的,
【执道】《老子道德经》完全不同于其他古书,由于原书残缺,历代注本改动很大,所以,深入专研下去,等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重新写一本书。也就是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道德经》,确是中国文化,甚至人类文化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像《易经》《论语》《金刚经》《坛经》这些,基本上就是照本而悟,述而不作。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早晚却已悄然透出丝丝凉意。如何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养生保健该做哪些准备?多位专家就此给公众支招。热凉交替,心脑血管拉响警报“立秋不代表酷暑结束,8月到9月之间有一个‘秋老虎’阶段,这期间早晚凉爽,午后气温仍然较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
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双重攻势暑气蒸腾,如何解暑度夏?中医智慧恰似一缕清泉,值得借鉴。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暑期如何通过中医药进行养生。中医专家表示,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暑热时间延长,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双重攻势,更需注意防护。防晒
吃得健康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三高指南均明确指出,健康饮食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不健康饮食则会增加患病风险。那么,哪些食物更健康,哪些要少吃呢?01少吃这7种食物盐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5克。同时要尽量避免含隐形盐较多的食物,比如酱油、酱、味精等调味品,罐头、海
一直觉得,“夏天主动吃苦瓜”和“冬天主动穿秋裤”一样,都是一个人不再年轻的标志。不知道苦瓜是不是也承载着你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总被爸妈强行要求吃,说“苦瓜败火”“有营养”,但它实在是太苦了,小小一片的苦味,要
米饭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在每天的饮食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顿饭可以没有肉肉,但怎么能没有米饭呢?可是,有一部分人却不敢吃米饭,毕竟米饭是高 GI 食物,容易升血糖。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饮食喜好,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控糖相关的产品,比如控糖大米。它到底咋样?有必要买吗?生活中哪些做饭行为能帮我们控糖
土豆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不仅价格实惠、营养价值高更是减肥、降压、护血管的绝佳食材!!立秋后多吃土豆益处多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有益气、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马铃薯可以治疗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健脾补气:从中医角度看,土豆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对有气
你是不是经常久坐不动、浑身酸痛忙于生活却无暇锻炼?想要省钱又健康?起床搓搓脸晨起推推耳饭后叩叩齿3个简单不花钱的“长寿动作”每天坚持做帮你疏通经络、改善脏器、延缓衰老这些动作看着简单可你真做对了吗?比如搓脸要按什么顺序?获取正确做法↓1 起床搓搓脸好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保
很多人体检时经常被告知“血脂异常”,常见有胆固醇超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超标等。《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血脂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血脂出现异常,饮食是重要原因之一。2023年12月,食品营养领域
今年暑期,广东深圳气温偏高,湿气也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以热制热”的中式养生方式,“三伏贴”“三伏灸”等传统中医养生疗法受到青睐。尽管现在已经进入末伏,但在深圳宝安区的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有很多前来贴“三伏贴”
免疫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它受损各种疾病便可乘虚而入4个方法自测免疫力1 频繁感冒健康成年人的免疫力,通常能抵御大部分常见病毒。若符合以下情况,需警惕免疫力不足:频率异常:每年感冒次数超过3次。病程冗长:每次感冒症状持续超7天,或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恢复缓慢:即使服药,症状也难
我国有句老话叫:“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适当保持一些“饥饿感”,真的更有助于身体健康。适当饿一点好处竟然这么多1调节血糖、血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克·马特森(Mark Mattson)团队的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保持适度饥饿感可以通过代谢
睡眠好有助于延长寿命。如果你睡眠时间较为充足,睡醒后身体状态好,睡觉时不盗汗、不惊醒、不打鼾,那么,全因死亡风险、癌症死亡风险都会下降。怎样才能提高睡眠质量?这些睡眠小妙招值得收藏↓↓01身体好、寿命长的人睡觉有3个特征睡眠时间较为充足夜间睡眠时长:7小时左右,其中深睡眠时长在一个半小
近日,“低GI食物对减肥的作用”话题受到关注。有专家指出,低GI不等于低热量,一些冰淇淋、巧克力等食物的GI值并不高,但是含脂量高,总的能量也高。低GI饮食究竟是什么这样吃真能减肥吗有哪些常见误区一起了解什么是GI值GI即血糖生成指数,是描述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水平影响程度的指标,能显示食
舌苔厚、大便软、四肢沉……这些症状说明你体内可能有湿气为啥夏天容易湿气重?哪些习惯是身体的“加湿器”?一起了解↓为啥一到夏天湿气就加重夏天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湿气容易侵袭人体,而湿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除此之外,由于天气炎热,有的人喜欢食用
近日,48岁的王女士眉头紧锁,走进了萧山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的诊室:“医生,我最近像吹气球似的胖了10斤,但我天天在跳广场舞,每餐吃得比小鸟还少,这肉怎么还是噌噌地往腰上堆呢?”这样的困惑,在更年期女性中很常见。其实,这悄悄增长的体重,背后藏着复杂的“生理密码”。
小暑已过,气温节节升高,局地突破40摄氏度,开启“烧烤”模式。“健身视野·服务站”栏目推出夏日特别策划,聚焦游泳、登山、骑行等适宜夏季开展的体育项目,助力大家在炎炎夏日也能收获健康和快乐。——编者怎样降低高温影响?夏天进行运动,要注意哪
2025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对于健身人群来说,无论是想让肌肉线条更分明(增肌),还是想甩掉多余的脂肪(减脂),仅靠刻苦训练还不够,合理的膳食营养也是达成目标的“隐形翅膀”。均衡膳食能够优化身体成分、促进恢复、提高免疫力,甚至还能预防运动损伤。那么,健身人群到底
8月7日,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立秋是早是晚,和后续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科学上的
立秋节气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从繁茂生长转为成熟此时天气还很炎热降水量有所减少为了你的健康这5件事要避免做!立秋如何养肺?立秋怎么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立秋养生避免做这5件事避免吃辛辣食物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温燥。中医认为,秋对应肺,肺喜润,不喜燥。所以当秋燥侵犯我们肺部的时候,人体容易出现干
夏天是吃水果的黄金时节,西瓜、桃、山竹……绝对是盛夏的标配。这些香甜可口的时令水果牵动着我们的味蕾,炎炎夏日,如何挑选,怎么吃才更健康呢?西瓜三伏天,来一块西瓜,清甜爽口又解暑。很多人喜欢吃冰镇西瓜消暑解渴。但是,食用过凉的冰镇西瓜可能会刺激食道,造成食道或胃黏膜损伤。专家建议
记者7月25日获悉,悉尼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每日步行7000步可降低慢性病、认知能力下降和死亡风险。相关研究成果2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该研究通过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分析了超过16万名成年人的数据,发现每天步行约7000步可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与每天行走2000步相比,每天行走7000步可使人的全
水是生命之源,成年人身体约70%由水构成,它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运输养分……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看似简单的喝水行为,其实藏着大学问。什么时候喝?喝多少?喝什么温度的水?科学饮水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近半年来,阿刚(化名)总感觉咽喉干燥,有紧缩感和哽噎感,前往医院消化内科进行
在“轻断食”“抗炎饮食”等健康风潮席卷社交媒体的当下,黄瓜凭借95.8%以上的超高含水量、16千卡/100g的低热量以及“万物皆可搭”的包容性,成为轻食党、健身控卡族与养生博主“晒餐盘”的流量密码。从营养学视角,黄瓜作为“轻营养&am
随着健康理念的传播,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了。关于如何养生,有很多流传甚广的说法,这些说法你要真的跟着做了,养生不成反而损害健康。■ 晨起喝蜂蜜水防治便秘 ❌蜂蜜中70%以上的成分其实都是糖,晨起后直接喝蜂蜜水,容易使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对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利。如果果糖不耐受,喝点蜂蜜容易轻微腹泻,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饭前喝水”的建议持怀疑态度,担心“会稀释胃液”。一项新研究显示:饭前喝水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改善多种健康问题。饭前喝杯水有助于降糖减肥一项研究显示,多喝水不仅能辅助减肥,还能改善糖尿病,而且,“饭前喝水”更有效。饭前喝水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秋)有关情况。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指出,立秋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主动去适应这种热凉交替,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建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老人、儿童以及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做好头颈部
立秋至,秋季始此时万物成熟收获天地间的阴气逐渐增强阳气则由“长”转“收”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沈军中药师提醒,立秋还处于三伏天的末尾阶段,盛夏余热未消,“秋老虎”肆虐,此时养生既要注意继续防暑,还要养肺润燥。民间还有“贴秋膘”&l
北京8月7日讯 今日立秋,虽然暑气尚未褪尽,但早晚温差逐渐开始增大,凉意渐生。季节交替期,如何吃、吃什么来养生?在国家卫健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对此进行了分享。王乐介绍,立秋并不代表酷暑的结束,在8月到9月之间,早晚凉爽,但是午后气温仍然较高。立秋之后的养生关键在于
2025年闰月,所以端午节期间没有取蜜,而是延迟到蜜蜂度夏前。又由于天气因素,以及日程安排不过来,最终拖延到7月初才取蜜。虽然今年蜂群数量不多,也就20群左右,但是强群比较多,所以,取蜜前检查后的预估是可以取20到30斤夏蜜。然而,最终取蜜却收获了个大惊喜。东区符合预期,西区则严重超出预期。有三群蜜蜂爆箱了,
【活】老子说,贵大患若身。又说,贵身者可以把国家天下托付给他。人生七十古来稀,诚不欺我等。数据表明,能活过70岁的人不到一半。所以,有网友说,60岁后是能活一年是一年,70岁后是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80岁后是能过一天是一天。【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遇见或不遇见我,都一样。对于这个使
对“五行”的理解不能以现代科学观念出发,而拘泥于五种物质,这是无法理解的。“五行”的具体描述最早来自《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且书中还提到了“五行”各自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怎么学才能得其正宗?《礼记》经解里专门讲了,讲得非常有深度。这对于我们后世学习六经太重要了,因为古往今来大部分人都会走偏。孔子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我概括为情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我概括为实道。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我概括为融道
【行道】古往今来,多少人抱怨行道之难,空有一腔热血,而不能施展才华,实则不应时,不得势也。治世之能人与乱世之英雄同出一辙,皆四两拨千斤而已。行道犹御马,马病以医,马弱以养,马壮以战。【年少】​庆幸年少,回忆年少,做回年少。​弱者道之用。​事物必在弱的状态下才会趋于变强,而
一般来说,自己去看《道德经》的书,通过译文,注解是不能真正读懂的。儒释道的许多经典我都在着手注解,受限于篇幅和手法,许多心法玄机并不能一言而尽,一点而明。这只能在今后通过一些随缘的讲课来弥补。听不到我的课,只能继续寻寻觅觅了。比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摊开了说,就是老子把宇宙的运行假设为一个字
尊卑不是孔子提出来的,而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尊卑的真正用意是让拥有尊位身份的人自己贵重自己,不要给脸不要脸。让卑微的人自强不息地忙起来,别想那些没用的,干就是了,通过劳碌,劳其筋骨,或能降大任,边干边想,或能知天命,为什么卑微?​因而,他们犯错了,惩罚就完全不一样。才来了个非常人性的,
《礼记》关于刑罪的论述值得每个政法工作者深刻领悟。孔子及其后学把人性犯罪从良的脉络把握得如此明白透彻。如果把这些在党校讲一讲,天下之幸也!1,孔子首先提出了,设防是为了不犯,五刑是为了不用。在是最好的社会治理。​2,孔子列举了5种刑罪的根源和治本方法。​(1)犯奸枉法是因为不知足,不
比较随意地买了点肉,而对于有些人可能觉得东西不好。这至少对于我来说,只能如此了。我不能两全其美,而只能在我特别关注的领域追求尽善尽美。诚者,天之道。所有人都应该顾惜时间生命,戒慎乎『既又』,既想怎么样,又想怎么样,其实是不知天命。老天给予每个人的使命是诚一不二的,当我们生起既想又想的念头时
我跟有的同学见面,她把几十年的见遇一股脑地倾其相告,这样的真诚,我是放心到可以把生命交予。这样的人已经离圣人不远了,可以不用学习就能利涉大川,吉无不利了。这样的人如果有机遇,就能大显身手,没有机会也会怡然自得。​人的一切问题就是真诚。​人要学习修炼,其实就是学会真诚。​这
【阳明】在火车上再次一字一句地琢磨了一遍阳明子的心学体系,确实为儒家构建出了一套系统的诚正修养学说。孔子伟大,但他已经出神入化,教诲弟子,信手拈来,相当于禅宗的点化,实无法有说。所以读论语,绝大部分人是读不懂的。禅宗称之为,一念悟,众生是佛。读论语,一句悟,无不明。然几乎悟不了。​当然,心
一、干宝生平干宝(286一336) 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幼随父莹南迁,定居海盐。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召为著作郎。后参与镇压荆湘流民起义,赐爵关内侯。东晋初,朝政草创,经王导推荐,领修国史。历任山阴令、始安太守、司徒右长史、散骑常侍等官。传干宝少时,父死葬于澉浦青山。父有一宠婢,宝母甚妒,推婢于墓中以
综述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
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有一段话:“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是指五行相生离不开阴阳交感,因此有五行合化物相生的关系。比如甲己合化土
蜂蜜营养丰富,吃蜂蜜有益健康,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很容易将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及其芽孢。1岁以内宝宝的肠道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无法有效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因此,吃蜂蜜极易导致中毒。很多宝爸宝妈们以为,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
《道德经》版本众多,仅清代以前版本就达103种。这些版本(不含97种语言2051种外文版)按书写载体的不同, 可分为纸质本、简本、帛本、石刻本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版本及其特点:一、纸质本传世本多为纸质本,其数量众多,比较著名的有王弼本、河上公本、 傅奕本、严遵本。 1.河上公本:河上公是黄老哲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我国古代将古籍按内容分为四大部类:经、史、子、集。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经史子集”也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部】十三经:《周易》即《易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尚书》儒家经典之一,
《易经》接近于天书,老祖宗经历上千年,基本玩明白了人间,归纳为64卦,总结出人类社会的定理。这比物理学的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还要确定无疑。何故?因为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尺度的宇宙,人类几乎永远力不能及,物理学的定理只是一时的。反观人类自身,只不过是重复再重复。人类社会自身的力场很
序 卷上 卷下中庸辑略[宋] 石𡼖 编、[宋] 朱熹 删定 · 四库全书本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中庸辑略二卷,宋石塾编,朱子删定。塾字子重,号克齐,新昌人。绍兴十五年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孔颖达疏引郑元目录云:「此于别录属通论。」汉书艺文志有中庸传二篇,颜师古
臣等谨案:横渠易说三卷,宋张载撰。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为一卷,末有总论十一则。是书较之程传尤简,往往经文数十句中一无所说,卷内遂不复全载经文,载其有说者而已。盖儒者之言,必真有得而记之,不以多寡计也。其说乾彖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语,说文言用「谷神」语,说「鼓万物而不与圣
提要《周易郑康成注》一卷,宋王应麟编。应麟字伯厚,庆元人,自署浚仪,葢其祖籍也。淳佑元年进士,宝佑四年复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事迹具宋史,儒林传。案,隋志载郑元周易注九卷,又称郑元王弼二注。梁陈列于国学。齐代,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寖微。然新唐书着録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
【修行】人生只是一场修行,到头来什么也不会得到。拥有得越多,东西越好,就会更受约束,而不自在,甚至失去自我。老聃说,贵大患若身。木头家具,地板一不小心就划伤了,人不也是?所以要爱惜别人,和自己,生怕伤了。【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生长收藏。我们都知道宇宙万物是循环往复,却以为这种往复运动是一
《周易口诀义》是唐朝史徵撰写的一部易学著作,现存六卷(永乐大典本)。‌该书自序中提到“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表明其以王弼注和孔颖达疏为基础,同时参考了汉唐间二十余家易注,内容丰富且有所创新。‌《周易口诀义》的作者史徵生平不详,据《崇文总
《易纬坤灵图》一卷,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内容简介今仅存论《乾》、《无妄》、《大畜》卦辞及史注所引“日月连璧”数语,则其阙佚者盖已夥矣。考《後汉书》注,《易》纬《坤灵图》第三,在《辨终备》、《是类谋》之上。而王应麟《玉海》谓三馆所藏有《郑注
《易纬是类谋》‌,亦称‌《易纬筮类谋》‌,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谶纬类典籍,属于《易纬》六种之一。该书以韵语的形式编撰而成,语言古朴且结构错综,形成一种独特的体裁。据马氏《经籍考》记载,该书由郑康成注解,收录于一卷之中。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韵语的形式编纂,语言古朴且结构错综,形成
《易纬乾元序制记》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乾元序制记》。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书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现存《易纬乾元序制记》一卷(永乐大典本)四库提要案《乾元序制记》,《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无
《易纬通卦验》是一部关于易经的研究和阐释的重要著作。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易经的卦辞、爻辞和卦象变化等基本内容,并着重讲解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和应用方法。郑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了易经的奥义,帮助读者理解易经的智慧和道理。《易纬通卦验》成为了研究易经和应用易经的重要参考书,对于推动易经学术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
易学经典(49部)易学经典(49部):01 《大易象数钩深图》元代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是元代张理所撰写的一本演绎《周易》图象的书,共有三卷。这本书罗列了各种《易》图,其中包括取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溯源于河图洛书之说,以及基于《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内容的图象。此外,书中还有以六十四卦衍为
易纬辨终备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英传》注“《易》纬凡六”,为《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而终以此篇。现存《易纬辨终备》一卷(永乐大典本)成书考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
《稽览图》是汉代诸多纬书的一种。有八种纬书被视为易纬,《稽览图》位列第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内容简介《稽览图》为《七纬》之首,据《後汉书·樊英传》注。隋代《志》、唐代《志》、宋代《均注易纬》皆未详其篇目。宋代《志》有《郑康成注稽览图》一卷,另有《通志》七卷。马氏《经籍考》载《易》纬七种,
对于《易纬》,前人多认为其属于孟、京之学,成书于西汉哀、平之际。这一论断基本上得到学界的承认。然而这一看法尚嫌笼统,因为《易纬》本身并非形成一时,其各篇的思想倾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易纬》的成书有必要重新认识。《易纬》是汉代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必然与汉代易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易学至孟喜
《周易乾凿度》是西汉末纬书《易纬》中的一篇。又称《易纬乾凿度》,简称《乾凿度》。《乾凿度》融大易、数术于一体,是纬书中保存完好、哲学思想较为丰富的作品。 版本介绍有《四库全书》本、《雅而堂藏书》本、《古经解汇函》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内容简介“乾”为天,“度”是
《乾坤凿度》是西汉末年的纬书,旧题东汉郑玄注,2卷,分上下篇。上篇为《乾凿度》,下篇为《坤凿度》。按《乾坤凿度》,《隋、唐志》、《崇文总目》皆未著录。至宋元祐间始出。《绍兴续书目》有《仓颉注凿度》二卷,后以郑氏所注《乾凿度》有别本单行,故亦称此本为《巛凿度》。存世《乾坤凿度》二卷(永乐大典本)四库提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
《子夏易传》,一部被现代易学界认定为伪书的易学古籍,书称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 507 一?)所撰。内容真伪序: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人,孔子的学生,为莒父宰。孔子死后,到魏国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历史教训,宣扬“死生有命,
《周易折中》又称《康熙御纂周易折中》,凡二十二卷,由康熙皇帝敕李光地主持撰写。李氏释《易》,极为推崇朱熹、程颐,认为朱熹《周易本义》“独得《易》之本义”,而程氏《易传》诠释“《易》之义理为详”,故解经思路,首列《本义》,次及《程传》,而后辅以“集说&rd
《周易尚氏学》是由尚秉和先生所著,对《周易》进行深入研究和注释的学术著作。尚秉和,字节之,号滋溪老人、石烟道人,是河北行唐人,晚清进士,易学家。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易学,还擅长文学、中医、金石和绘画。尚秉和先生在易学领域造诣深厚,著述丰富,其中《周易尚氏学》和《周易古筮考》是他的代表作。在《周易尚
《周易外传》是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图书。全书共7卷。前4卷论卦,第五、六两卷论《系辞》,末卷论《说卦》、《序卦》、《杂卦》。清顺治十二年(1655)王夫之避兵常宁山寺时作,企图以《易》理作为其“出入于险阻”的“精义安身之至道”(《周易内传发例》)。《周易外传》写作于一六
《周易内传》共6卷。每卷又分上下篇。卷末附《周易内传发例》。《发例》中有“岁在乙丑……于病中勉为作传”,说明写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恺抄本《发例》末页又有“丙寅仲秋月癸丑朔毕”,说明系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修改定稿。王夫之在谈到《周易内传》
《帛书易》简介​帛书《周易》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与其它27种帛书一起出土。原盛于一漆盒内。关于帛书《周易》的抄录年代,专家们的判断是约在西汉文帝初年,即大约公元前180年至170年间。这意味着帛书《周易》的版本可能是基于更早的竹简本进行抄录的,其原始内容的撰写时间应该更为久远。
周易集注,又名易经集注、易经来注、周易来注,是明代学者来知德的易学著作。周易集注是象数派《易》学著作。又称《易经集注》。明代来知德撰,16卷。作者隐于四川求溪山,历时29年,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完成此书。内容简介来氏治《易》重象,提出明象轻理说。但又不同于汉、宋象数学,以为象在理先,象是《易》的核心
《周易本义》采用吕祖谦《古周易》本,经传分列不混,上经、下经、10篇传文各为1卷,计12卷。南宋董楷作《周易传义附录》,合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为一书,而以朱书散附程书之后。程书取王弼本,经传相混,朱书亦混。明初修《周易大全》,一仍董楷之旧,至成矩单刻《周易本义》,亦取程书之次序。故《四
《诚斋易传》初名《易外传》,是南宋理学家杨万里的代表作,也是宋易义理派史事宗的代表著作。本书共二十卷,以古史解《周易》卦序,以历史人物故事解《周易》卦爻辞,注重从文字和义理两方面进行讲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以史证经,将史事与易道相结合来宣扬儒家义理的治易方法,为后世易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据其
《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汉上易传》,《进表》原作九卷,《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图》三卷及《丛说》一卷。朱震以象数易为易学的正统,充分肯定汉易,排斥王弼易学体系。他将程颐易学归于象数系统,自谓该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
中華書局《易學典籍選刊》目录如下:《周易注 附周易略例》〔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2011《宋本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於天寶點校2018《漢上易傳》(上下二冊)〔宋〕朱震撰,種方點校2020《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王豐先點校2016《周易程氏傳》〔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2011《周易本義》
【一】《程氏易传》《程氏易传》成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当时程颐66岁。他本人对这部书非常重视。程颐去世后传本不一,杨时曾加编次。但在宋元时,其书编卷仍不一致。清康熙间吕留良定为 4卷,汇入《二程全书》,后涂宗瀛又作校订。20世纪80年代北京图书馆尚存宋残本。书籍简介《程氏易传》是北宋程颐注解《周易》的
《周易集解》是唐李鼎祚撰《周易》义释本。《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七卷,盖为《集解》十卷,另附《略例》一卷、《索隐》六卷。后《略例》、《索隐》亡佚,后人将《集解》析为十七卷。成书年代不详。唐李鼎祚所撰《周易集解》是唐前易学研究集大成式的作品,该书收录了子夏、孟喜、京房、马融、荀爽、郑玄等近40
京氏易传京氏易,书名。亦称《京氏易传》。西汉京房撰。今存三卷。京房受于《易》盂喜门人焦延寿,因专言阴阳灾变,故又名《灾异孟氏京房》。《汉书·艺文志》著录六十六篇。《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书虽以《易传》为名,而绝不诠释经文,亦绝不附合《易》义。”汉元帝时立于学官。清马国翰
【一】周易正义《周易正义》,古代易学著作。南宋初国子监所刻 《周易》 单疏本。为传世孤帙,十四卷全。《周易》亦称《易经》,儒家经典之首,三国·魏·王弼和晋·韩康伯均为《易经》作注,唐代孔颖达奉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首即《周易正义》。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基础上,融合众
【一】《周易注》介绍《周易注》是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弼。王弼的《周易注》扫象阐理,既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也是易学史上的名著。它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河。《周易略例》则概述其解易方法,集中反映了他的易学思想与理念。该作品对王弼的上述易学著作进行详细校释,并附
【医中】医者,阴阳,中和也。对于一个深受科学训练的现代学子,于中医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但不确定,不否定,直到自己亲身试过几次,方确信,中医真实不虚,只是中医精通的人不多,导致效果参差不齐,不尽人意。这确实是中医光大的一个致命问题。​先前,自己生病,有过念头要学中医,有幸也遇到一中医专业人士
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受孔子学说影响最大。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孔子发明的。所以,历代公认的封号是【至圣大成先师】。至就是最牛,大成就是集大成者,总结尧舜周公之贤德,先师,是他开始了贵族子弟(人)和平民子弟(民)可以一起读书受教育,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终结者。三思,一般我们只记住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其实
【般若】文字可以这么流动,这可是法喜。吾见两者!疯了的明白,明白的糊涂。【正】孔子说的三条,现在至少两条走歪了。现在过分强调夫妇平等,而忽视夫妇有别,所以离婚率高。过分盯着物质条件(金钱消费只会带来短暂的刺激),而忽略了长久的感情寄托,所以剩男剩女多。【真】女人罕看到“真”,男人
2024年又遇大旱,比2022的大旱更严重,今年后山的水基本断流了,秋季的主要蜜源植物五倍子树(盐肤木),生长在山坡的基本都半死了,更别谈开花流蜜。而且今年比2022年更严重的是,上半年春季雨水太多,导致蜜蜂发展受限制,很多弱群都饿得半死,群势很差,蜂群经过度夏,又遇连续干旱少雨,可想而知。而且今年我们这里河
儒释道都告诉了我们起源。佛家认为世界起源於缘,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本身是什么?不可言说。但是缘的性质是空的,也就是没有意念的,自在自由的。而这个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一切化生之原动力。道家认为世界始于道,先天地而生,是永恒的,永动而相反交错,循环往复,恍恍惚惚的。它无,我们不能明确地感知
小到一个人,大到人类,自从解决了温饱以后,无不是在与过剩作斗争。儒释道如是,一切纷争与和平,科学与技艺,等等文明亦如是。读到老子其人其书,《史记》确切地记载了老聃的生平和作品,而后戛然而止。说明什么?说明在春秋战国那个生产力可以过剩的大时代,老子纵然有才华,也逃脱不了内卷,也只能和孔子一样居易俟命
有人打了个比方,说儒家是粮食店,那种积极作为的精神头,每个人只要想活着都是离不开的。佛家是药店,人一旦有了毛病,特别是心里的毛病,找它管用,可以说是包治百病。而道家是百货店,超越了日用所需,有点儿奢侈的意思。还有人说,儒家是叫我们拿得起,道家是放得下,佛家是想得开。​这些都总结得蛮好。&
【活着】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不可能固定在一个时代,人与时运无不是落花流水。小说《活着》的结局比起电影版更真实,更引人思考,究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活着》【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某些人既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开班典礼于2024年9月15日线上举办。易学文士班学制三年,是东治书院主力课程,也是海内外易学界近一两百年来之创举。此2024级易学文士班目前共有新老学员百人,其中新学员约70人,2022级老学员申请旁听约30人。林辉先生在开班典礼上作欢迎讲话,并指出“易学无止境,人人可作
【凶】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是对俄乌战争最好的注解。老子有大悲悯!【朴】道家强调的〖复归于朴〗,几乎等同于儒家强调的〖至诚〗。排除干扰,以最真诚的心和形,去面对世界人事,做最质朴的人,质朴的事,复归于婴儿。朴,则不过之,不给世界添烦扰,就是无为,就是善,等于为善去恶——致良知。&
东治书院2024年度线上联谊会于2024年8月24日圆满举办。来自2022级易学文士班、2023级国学综合班的老学员们及将于9月份开学的2024级易学文士班的新学员们齐聚网络,欢歌笑语,风采飞扬。本次联谊会节目丰富、精彩纷呈,仅朗诵板块就有《诗经》传统吟诵、《唐诗》读书音吟诵、《黄帝内经》古法吟诵、《清静经》心法诵读、现
東治書院2023級國學綜合班於2024年8月10日下午正式結業。九位學員代表發表了誠摯的結業感想。林輝先生鼓勵大家秉持“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人生信念繼續深造國學。東治書院2023級國學綜合班學制為一年,自2023年10月開班,新老學員近120人參與了共學。課程內容豐富,涵蓋儒家&
总的来说,从0到1是最难的,也就是跨越阶层。99%的人最终都会躺平。对于1%的人来说,学儒释道也是有侧重点的。由于这些师祖的身世,经历不同,其侧重点也就不一样。故海摄于杭州棠子桥路某校门​孔子是没落贵族,但还是贵族,语录里主旋律还是以德服人的统治阶级思维,他自己则是以打工人的身份辅佐统治阶级。然
【极】做每件事,都能完全置身其中,就可以了。道家叫无,除了当下,一切皆无。佛家叫空,除了缘起,一切皆空。儒家叫仁,除了至诚,一切皆恶。【论语】虽然读了很多遍,这次更是几乎每句都会思考一两个小时,查遍资料,到了倒数第二篇,还是认为《论语》是高难度的。如果不熟悉四书五经,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专研汉字